蛟再雜交,生出來的就是劣蛟。
這頭“萬聖老龍”,倒也會生,他討了好幾個婆娘,下了好一窩的蛟崽。
倒也是熱熱鬨鬨、兒孫滿堂!
也難怪這老家夥看上去很愛財,身上沾著一股拮據銅臭味兒。
看這一家子上上下下、這麼多張嘴巴就知道,不見錢眼開些,還怕真養不活。
可惜人力之功,還是極難彌補先天上的差距的,劣蛟到底是劣蛟,在修行上的天賦到底已經是不成了。
因此這一窩的蛟子蛟孫雖多,但真正成器的,卻隻有那“萬聖公主”一個,也因此她得了看重,繼承了“萬聖”名號。
牛魔王跟自己提起之時,也隻提“萬聖公主”,沒說其他的蛟嗣,顯然在他看來其他的確實不成器,沒有提的必要。
那一窩的小蛟一來,頓時鬨轟轟,待見過禮後,又被“萬聖龍王”趕到下邊另置的酒席上鬨騰去了。
跟著就是“萬聖公主”上來敬酒。
隻這一下小細節,就看出“萬聖龍王”的區彆對待來了。
那些個小蛟,雜成一團亂嘈嘈的一齊上來見禮,誰記得你是哪個?
日後若再見了麵,就算是你舔著臉麵有心貼上來,都要看我還記不記得你、又有沒有把你放在心上?
這才能攀上了交情。
而單獨一個上來敬酒就不同了,單獨一個上來,再說記不住,就說不過去了。
並且日後再相見,我還要惦念著曾受過你一杯敬酒,多少是要承情的。
……
彆看隻是小小的麵子上的“承情”,但大人物拔下一根毛來,都比小人物腿粗。
人家礙於麵子,稍微給點好處,都可能已經是許許多多人、恨而不得的了。
比如五莊觀鎮元子大仙。
他交待座下童子“清風”、“明月”,款待唐三藏時,是怎麼說的——
“你那裡得知。那和尚乃是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這鎮元子大仙、與唐三藏的交情,也就是這種場麵上的“傳茶敬我”而已。
遠不及他算出天機,趁勢與不打不相識未來靈山的鬥戰勝佛、結為八拜兄弟。
所以他明知“故人”不日要來,但自家卻沒有留在家、等候接待的意思。
而是接下元始天尊法帖,應邀攜門人去上清天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隻簡單交代下幾句話來,讓二童子出麵款待。
他不僅自己沒出麵,甚至就連個正經大點能理事的門人都沒留下。
就隻讓兩個“絕小”的、孩子氣的、待人接物功夫都不成熟的童兒出麵,這說明他對“故人”的交情,並沒多看重。
但即使如此,你看他吩咐是用什麼東西來作回禮、還人情?
草還丹!
“草還丹”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的靈根異寶。
它又名“人參果”。
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
似這萬年,隻結得三十個果子。
這果子的模樣,就如那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鹹備。
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