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至尊有堂皇法度、如意算盤,我臣下亦有陰譎心術、雕蟲小技。
你上有政策,我下就有對策。
因此不過是小作了些安排,禦馬監的眾監官,自然就安排酒席給自家上司、補上了先前刻意不辦的接風酒宴。
於是宴席之上、觥籌交錯之間,風言風語入耳入心入腦,即刺得孫悟空當堂發作、推倒公案、打出天門去了。
孫悟空酒後這種種藐視權威行徑,一下就把事情弄大條了。
而且這個時間點選的是絕好,事情就在玉帝設朝的前一日發生,可謂是打得所有沒準備的人、都是措手不及。
根本沒來得及做出任何補救措施,就直接要在天庭早朝之前三曹對案了。
此大不利也!
而次日早朝,卻是誰先發難?
是張天師!張天師引禦馬監監丞、監副在丹墀下拜奏,開口就奏新上任的弼馬溫因嫌官小、反下天宮去了。
這一下,就直接將孫悟空的行徑要定性也是“造反”,而且還帶了人證物證來!
出手就要剁去玉帝未來一隻臂膀,這一出端地又狠又辣、下手絕不容情!
太平黃天、龍虎山、五鬥米教、巴蜀鬼道、天師道……這些都是“張家道”。
這張姓,在道門裡頭可是了不得!
張天師一出麵,就代表著道門之中一支重之又重的力量也下場了,而且是一出手就要逼迫玉帝“壯士斷腕”。
這是道門勢力在開始瘋狂反撲了!
正言說間,職風的南天門增長天王不知為何、又率眾天丁過來摻合了一腳,稟奏說弼馬溫走出天門去了。
未免事態進一步擴大脫離把控,於是玉帝那麵直接當機立斷、做了決策。
那就是“著兩路神元,各歸本職,朕遣天兵,擒拿此怪。”
這話剛落,“班部中閃上托塔李天王與哪吒三太子,越班奏上。”
立馬就有將請戰了!
這一環扣一環,眨眼間就要敲定釘腳把事情直接坐實,根本不容得你反悔。
這般來來回回、你來我往,精彩紛呈如大戲的朝堂上、朝堂下交鋒,正是天庭兩派大勢力之間不斷地傾軋和鬥法。
孫悟空則是適逢其會、夾在兩股勢力中間的棋子,雙方都在它身上著力較勁。
也虧是這猴子金剛不壞、八字硬,所以才能有命在,換作個稍差一點,恐怕墳頭上草都要高五尺了。
雖然如此,但也不是沒有代價,比如天庭攻打花果山,很多猴子就被殺了。
為什麼?
因為你勾去死籍、逃出羅網,那我處理起來,也就不去細辨你這猴子原來的壽命、是要到何年何月而止?
隻一律都將你們當作將死處理,全部殺了處理,這樣陰司輪回的秩序、三界的秩序就又恢複正常,恢複舊觀了。
你冤死的自然無辜,但站在陰司的角度和天庭的角度,這種蠻橫的“一刀切”,卻是維持秩序、維持統治的必需。
這是一種十分“經濟”的處理方式。
所有統治和管理的手段,不管以什麼形式呈現出來,其目的和出發點都隻有一個,那是維持秩序、維持局麵的穩定。
無關善惡、正邪、對錯。
至於誤傷的一些,最多也就在自己心裡無聲說聲“抱歉”罷了,有時候,政治選擇就是在壞與更壞之間做選擇。
這要怎麼選擇?
沒得選。
隻能選結果相對不那麼壞的,否則隻會輸得更多、輸得更快。
遊戲的規則,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