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如同命定,若孫悟空往“東勝神”而去,那處雖是神仙之洲,但他卻是異類之身,也無法拜入門下求法長生。
所以“天”不教他往東去,而是西行。
道門在東,靈山在西,若是從地仙界上空鳥瞰的話,可以看到“東勝神”與“西牛賀”二洲、隔海一東一西相對。
同時中間還隔了個“南贍部”。
因為地緣關係,也同時因為“南贍部”地廣人密富庶、又是“倮蟲”聚居之地,是天地氣數運轉的中心。
所以這“南贍部洲”,就自然而然成了三教勢力、不斷交鋒爭奪的場所。
這裡的“三教”,指的是“新三教”,而不是“人”、“闡”、“截”這“老三教”。
“新三教”,則是指“道釋儒”。
其中“道”指道門,由“人”、“闡”這兩教逐漸合流而來,“釋”指西天靈山。
而“儒”又是什麼?儒的源頭是周禮,即人族內生的一種秩序、人道秩序。
如今天數畢竟應在“倮蟲”,其所內生的秩序,就算強壓也是壓不住的。
因此在人族大本營之地,“儒”的勢力是足以與“道”、“佛”勢力,相交鋒的。
至於“截”,作為一個勢力而言,它毫無疑問已經出局、被掃進曆史故堆裡了。
……
焦平隨牛魔王踏上“南贍部”土地,一路來到了山陽縣的一個竹林裡。
這時焦平方才知道,原來這一個神仙之間的聚會,又叫做“竹林宴”,其發起和主持者,正是著名的“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指魏晉時天下有名的七位名士,分彆是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和王戎。
他們活動的區域是在山陽縣,因為這裡是“竹林七賢”中靈魂人物之一的“嵇康”的居住地,因此大家往這邊聚會。
“竹林宴”又叫“竹林之遊”,雖是在嵇康的居住地舉行,但據說實際的組織者,卻是“七賢”中另外一位名士——山濤。
焦平隨著牛魔王來到“竹林宴”上,果然很快就見到了嵇康和山濤這兩位。
嵇康字“叔夜”,他是個高大帥氣、但不修邊幅的帥哥。
史書說“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焦平一見,果然如此。
這世上有一種帥哥就像美玉一樣,即使是掉到泥坑水窪裡,也無法掩飾其卓然的風貌,嵇康就是這樣的帥哥。
他身上隻鬆鬆垮垮披著一件舊衣,衣帶什麼都沒有束好,但他強烈的個人風姿仍然突出,並不因此稍遜半分。
嵇康向來不苟言笑,“七賢”之中另一位的“王戎”跟他當過二十年的鄰居,都說從沒見他笑過,十分之高冷。
他雖被山濤拉來幫忙迎賓,但依然維持著一張冷漠的僵屍臉,看不出喜怒來。
本來哪有人迎賓冷著一張臉的,那豈不是形同驅客嗎?不過事情若放在帥哥身上,自然就又是另外的情況。
帥哥的任性,是可以被原諒的,他的顏值也完全彌補、蓋過了熱情上的不足。
至於另一位的山濤。
山濤字“巨源”,是嵇康好友,他詩文上沒什麼成就、但卻是個做官的好手,升官時曾舉薦嵇康接替自己的職位。
結果嵇康拒絕,還寫信要絕交,也就是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