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班部中閃出太白金星,奏道
“妖猴隻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
不若陛下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
隻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
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
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隻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
“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
玉帝聞言道“依卿所奏。”
他兩個一唱一和,道門的人儘數裝作耳聾、片言不發,聽憑那玉帝一意做主。
這樣少有的景象,也是有緣故的。
首先是道門之前作怪,小人物的幾句言語,刺得孫悟空大發狂態、丟官下界。
接著第二日早朝時候,道門中人又氣勢洶洶的、把“作反”的罪名按在其頭上。
之所以反應會如此激烈、激進,其實並不隻是為斬去玉帝未來一隻羽翼。
玉帝與道門之間的鬥法,長久以來一直都是鬥而不破、有著章法和默契的。
就算給玉帝招攬一個厲害的屬下,其實也動搖不了刻下雙方的勢力對比,孫悟空頂多算個“錦上添花”的存在。
問題是出在孫悟空的出身上。
他是異類,這點眾仙家絕不接受,也突破了以往兩邊鬥法的默契和底線。
這個口子絕不能開!
這裡若是退讓、這個口子一開,可以想見的是玉帝必然食髓知味,會源源不斷的繼續招攬異類充當羽翼。
而下界的妖怪數量,何止千千萬?
這批力量一旦湧入天庭朝堂,道門中人又將要置身於何地呢?
怕連寸錐立足之地都沒有!
因此,此惡例絕不能開。
因此,把孫悟空激走還不算,還要趕儘殺絕、斬草除根,表明己方在此類事態度上的堅決,從而震懾內外,杜絕效尤。
隻是沒想到的是,那孫悟空的手段厲害得有些超出預料,竟然連成名已久的哪吒三太子都被他打傷。
那李天王審度局勢之後,終究不願做軍事冒險,因此決定先撤兵求援。
隻是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他固然打得好算盤,猴王卻也未坐以待斃。
因此前腳他大軍剛走,後腳那花果山猴王就請來六兄長,一起聚義反天。
這一下形勢瞬間擴大糜爛,就使李天王父子坐蠟、陷入備動。
敗軍之將,不可言勇,無論這當中究竟有什麼緣故,你敗了就是敗了,而今形勢擴大糜爛,你就負有首責、首罪!
因此靈霄殿上,被玉帝公然奚落,李天王被刺得麵紅耳赤,卻也說不出半句為自家辯解的話來。
政治上的鬥爭便是如此,你擺弄機心算計不要緊,甚至真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能耐把事情給做實了。
否則,你就要承擔失敗的反噬。
……
而此次道門主導的行動失利、並且引發了嚴重惡果,使得形勢在這裡就發生了一個階段性的停頓、變化、和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