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的力量訓練會影響骨骼發育,這一點,櫻木是很清楚的。
在超音速訓練已經有一年多了,老厄爾那邊的專業訓練也經曆了一年多時間,這些常識都是大家常在他耳邊提起的東西。
林東本是想推門進去製止,可手放到大門上時,卻又遲疑著收了回來。
這家夥特意挑選大家都離開球館後才來偷偷訓練,就是不想有人打擾他。
以櫻木花道的性格,既然在知道會影響自己骨骼發育的前提下,仍舊做了這樣的決定。
那自己就算推門進去製止了,可下次呢?他會不會換個地方?他會不會挑一個和自己徹底錯開的另一個時間?
就像那些想自殺的人一樣,跑到樓頂去半天不跳的,未必是真的想死,那勸勸或許還有回轉的餘地。
可要是打著旅遊旗號,一個人跑去深山懸崖上跳的……死誌已決,你就算給那座山腳鋪滿氣墊也沒用。
林東暗暗搖了搖頭。
還是自己換個地方去練吧,不打擾他……他轉身悄悄走了出去,身後走廊裡卻傳來櫻木花道在健身房裡不斷的打氣聲和輪胎的拖動聲。
“再來一圈!再來一圈!”
“放心吧晴子,我才不會輸給那些混蛋呢!”
“我可是天才啊!高人兄親口認證,老爹親手蓋章,哇哈哈哈哈!”
林東頓了頓腳步,嘴角又重新泛起了一絲笑意。
加油,天才!
而我……或許自己也該換換思維方式了,得分並不是唯一重要的事。
眼下的超音速,內線問題是暫時無法解決的,但得益於櫻木打破常規思維的啟發,他想到了一個其實還挺適合這支超音速的方式,雖然多少有點超前……
畢竟,我也不想再輸了!
林東走出球館,撥通了麥克米蘭的電話:“嗨,教練,我有個好主意,你要不要聽聽?”
………………
10月10號,超音速主場總算是贏來了一場久違的勝利。
對陣東部弱旅多倫多猛龍。
在經曆了多場內線崩潰之後,麥克米蘭也是給這支超音速做出了新的調整。
由原本錢德勒和文貝克組成的雙塔陣容,轉換為了五人的跑轟陣容。
是的,炮轟,就是林東所謂的好主意!
坦白說,麥克米蘭一開始對此是有點猶豫的。
跑轟的戰術不難理解,畢竟已經有過了前驅者。
超音速是有打跑轟的基礎的,內線雖然不足,但鋒衛居多,整體速度很快,乃至於包括一年級的伊戈達拉,也都有一手外線。
再加上林東、佩頓、布倫特三個組織者,打起跑轟進攻來簡直不要太痛快,而在這三人的組織下,其他人隻要先跑起來就行了,戰術理解也相當簡單,容易上手。
可這玩意兒的開創者唐·尼爾森,當初在金州勇士就已經試過了,場均聯盟得分效率第一的同時,也是場均聯盟失分效率第一……進入季後賽後,因為高速轉換帶來的體能消耗過大,導致那年的金州勇士就是倒在超音速的腳下,以至於第二年唐·尼爾森下課,就再也沒人肯信這隻攻不守的玩意兒了。
但第一,現在的超音速內線確實不行,反正籃下的傳統陣地也搶不過,不如利用速度將球隊整體調動起來,利用林東所說的、跑轟升級版的空間來防守,或許還能收到一點效果,畢竟也不會變得更差不是?
第二,當年的勇士好歹進了季後賽,可比超音速現在西部倒數第一的成績要好得多。
反正暫時也沒彆的辦法……先試試?
於是……
錢德勒本身的速度在中鋒裡並不算慢的,籃下一板一眼的技術雖然相較頂尖中鋒差了一截,但吃餅能力還行,完全跟得上跑轟的要求。
鋒線方麵則是將原本坐在冷板凳上的德斯蒙德給提了上來,按在了文貝克的大前位置上,櫻木花道輪換,利用這兩人的速度來配合整體的跑轟體係。
另外三人則仍舊是由佩頓、林東和布倫特組成,擁有速度和投射能力的伊戈達拉、厄爾沃特森也都各自提升了上場的時間,以應對這套跑轟戰術在快節奏下的大量體力消耗。
林東在得分和球權上做了一定的犧牲。
想讓這套跑轟戰術運轉起來,每個隊員的手感都相當重要,同時也要節省出體力更多的用於防守端,畢竟林東和麥克米蘭交流的這套跑轟,可並不是唐尼爾森在91賽季時用的那套,甚至比德安東尼後來執教太陽時的跑轟也還要更進一步,如果不是考慮到球員執行能力的話,他甚至想將更複雜的、後世的死亡五小都給一股腦的搬出來。
因此並不是真的完全放棄籃下防守,隻是和傳統陣地戰打法不同的是,你得利用速度空間拉扯和各種錯位來應付籃下的亂戰局麵,這就要求每個人在防守端都得有匹配的貢獻才行……
戰術隻臨時訓練了兩天,10號這天雖然隻是初次換陣,但效果居然相當不錯。
林東全場14投10中,罰球6投6中,僅隻拿到29分,但卻送出了9助攻7籃板3搶斷的全能數據。
佩頓12投7中,罰球8中7,砍下21分,送出12助攻2籃板1搶斷。
布倫特7投4中,罰球4中4,砍下14分,送出6助攻。
鐵三角的得分是下來了,可隊友的數據卻升上去了,全隊居然有5人得分上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