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補強?做夢?(1 / 2)

季後賽場均46.6分,10.5助攻,7.6籃板,2.4搶斷,1.8蓋帽。

總決賽場均55分、9助攻、7籃板、2搶斷、2.5蓋帽。

甚至還拿下了NBA曆史總決賽得分最高的69分和第二高的66分。

華麗到了極致的數據,閃耀了整個世界。

任誰都無法想象這竟然會是一個新秀在首秀賽季交出來的答卷,就算是籃球之神在其最巔峰的時候,也從未曾有過這樣的表現。

全世界的籃球人在這一刻都突然就意識到,NBA變天了,世界籃球也變天了……

這個年輕人不是去NBA曆練的,那家夥是去征服NBA、是來打破這個世界籃球格局的!

其對整個世界籃球造成的衝擊,早已大過了表麵的喧囂。

龍國籃協這邊,老李因為提拔林東有功,如今已經是將籃協大權徹底的一把抓在了手裡。

而因為林東曾在日本的經曆,老李對眼下日本籃球的變革是最為了解的。

不但通過與NBA聯盟的合作加強了青訓,也通過電視廣播推廣了各類青訓比賽,如夏季高中聯賽和冬季高中聯賽,甚至連曾經日本民眾不怎麼關注的秋之國體也成了全民狂歡的盛宴,再加上對櫻木花道的造星活動,在日本掀起了空前的籃球激情,使得日本如今在冊的注冊籃球員人數已經接連突破曆史新高,達到了驚人的120萬人。

而由此帶來的就是日本籃球隨之的崛起,在去年的釜山亞運會上雖惜敗於擁有姚名的龍國,但卻也力克韓國拿下了亞軍,而且是相當大比分。

雖說龍國仍舊穩壓日本,但老李很清楚,日本當下的籃球青訓模式是更成熟更先進也更有效的,要想讓龍國在林東和姚名之後不斷檔,那你就得學人家好的東西。

師夷長技以製夷,老祖宗很早就教過這事兒了。

而原本龍國的體校模式雖然更有助於培養精英,但在缺乏全民基礎的情況下,那隻是揠苗助長罷了,也根本沒有抵抗低穀的能力,一句話,要想籃球的天才在神州大地上絡繹不絕的出現,你必須保證足夠大的基數。

以龍國14億人口,可籃協卻才僅僅隻有兩萬多注冊球員,可日本一億人口卻有足足120萬注冊球員,如此基數,真等某一天姚名和林東這代人打不動了,那龍國籃球遲早會有被日本超越的一天。

身為龍國籃球的領路人,想著的絕不應該僅僅隻是眼下的榮耀和成績……

於是,得益於老李的大權在握,也得益於如今全國因為林東和姚名而掀起的籃球熱,讓體育總局對籃協敞開了資金扶持,因此龍國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籃球改革。

首先就是和NBA的青訓合作,耐克訓練營、阿迪達斯訓練營、以及NBA的下級聯盟,乃至於與全美各高校增強交流的各種交流賽。

資格則分配到全國各高校,以組辦高額獎金的聯賽製度來選拔優勝者,同時放寬了籃協的入門門檻,隻要是在全國性賽事中參加過10場以上比賽的,都可以申請進入籃協,享有各種權益,同時擴大各種冠名權,吸引商業資金的同時也擴大賽事影響力等等。

當然,類似的這類活動,自然也少不了要一些聲勢方麵的支持與助力,以將全民的這種籃球熱情繼續保持下去,這就得靠巨星們了。

03年8月份的亞錦賽就是個機會。

去年的亞運會時籃協就曾向林東發起過邀請,當時的姚名是去了,林東卻因為剛進入超音速,為了參加第一次夏季訓練和融入球隊而選擇了拒絕。

籃協當時的一些陳腔濫調對此是很不滿的,但畢竟上頭有一個老李,也曾親口對林東做過承諾,除了奧運會,其他國家隊賽事林東都可以拒絕參加,於是力排眾議的強壓了下來,以至於當時全國幾乎都沒有媒體去刻意提起過林東沒歸隊的事。

而這次亞錦賽,雖然賽事含金量比起亞運會還相對稍差一點,但要進一步推廣龍國籃球,老李就還是厚著臉皮親自給林東打電話了。

坦白說,亞錦賽什麼的,有姚名、朱方雨、孫越等人的情況下,林東去不去都並不會影響結果。

但林東知道,上次亞運會的事就已經讓老李飽受攻擊了,這次又是為了龍國籃球的未來,自然也是爽快答應。

8月份初開始的小組賽,9月底就結束,兩個月不到而已。

而亞錦賽在如今的林東看來也幾乎沒什麼強度和挑戰,何況還是和姚名搭檔,權當是提前適應一下明年奧運會的隊友班底了。

隻是,行程上就會安排得比較滿。

7月初才結束的NBA總決賽,隻在西雅圖歇了半個月左右,就要趕往龍國參加國家隊訓練,這得虧是自己有邁克達威二代護膝,否則就這接連的賽程,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麼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