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裡庫銀虧空,又遭逢大災,這些日子那些個衙役小廝上上下下忙活許久,張嘴要錢。
排水複田,又要動員大量壯丁,幾千張嘴要吃飯,要乾活,這些要錢。
這麼多人乾活,鋤頭,簸箕,泥瓦這些工具也要錢。”
李青雲大吐苦水,如今淳安縣上上下下都要錢。
徐叔皺著眉:“不是小人多嘴,少爺似乎太著急了,如今朝廷賑災糧運了過來,排水複田這些事也急不得,凡事不能急,事緩則圓。”
“徐叔有所不知,如今時局混亂,凡事不能慢,一步慢,步步慢,黨爭傾軋,隻有把時局把握住,才能有能力跳出漩渦。
不然張知良和調任杭州府的常伯熙就是前車之鑒。”
徐叔這才恍然,靜聲聽著少爺的安排。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淳安遭水災,耕農力弱,仰仗天時吃飯,偏偏天地不仁,一朝下來,家破人亡。而鄉紳大戶,家世豐厚,地有千頃,天災之下,反而更富。
如此這般,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徐叔:“少爺是想帶個頭,讓縣裡的鄉紳捐款賑災?”
“對,我先拿出來了,其他人看在我這身官服的麵上,象征性也給一點,但重點在於,這點錢其實杯水車薪,要讓這些貔貅鄉紳願意拿出大把的銀子,就必須讓他們知道有利可圖。”
徐叔嗬嗬一笑:“少爺有想法就好,做官我不會做,生意這方麵我跟著老爺還是學了不少,少爺需要我幫忙的儘管吩咐。”
李青雲眼睛一亮,印象裡,自己老爹是個走南闖北的遊商,從一個小地主做到了一方巨富。他要是出手相助,那麼自己的計劃又能快上好幾倍。
田有祿的信件送到了淳安縣幾個大地主的宅子裡。
縣丞八品官,在這方圓百裡之內,一人之下,彆看他在李青雲麵前唯唯諾諾,但在其他地方,他就是響當當的二老爺。
淳安縣四大姓氏鄉紳,方,邵,徐,洪。
其中方氏一族勢力最大,人丁興旺,田連阡陌,千頃之地。
方大老爺與管家兒子議事,麵麵相覷,看著桌子上的信。
方大老爺挑眉問道:“你們說,這個李知縣到底是什麼心思?”
方家大少爺,方進是個脾氣直利的,四下無人,說話也不客氣:“還能是什麼心思,要錢唄,擺了桌宴,叫齊各大鄉紳,大家一起為這場水災哭哭喪,然後按人頭給錢。”
他又補了一句:“收到了錢,三成給回來,一成給百姓,兩成給官府辦事的人,三成歸他自個,就看他吃相好不好看,彆學常伯熙,自己拿四成,請客吃飯的錢還要我們自己付。”
上任常伯熙給大家留的印象太壞,方家首富之家,家大業大,自然被剝削也不少。
“我看未必,”管家一把年紀了,捋著胡子慢條斯理道:“這李知縣前幾個月沒瞧著怎樣,看著像個死讀書的,不收禮,也不讓我們交份子,真不像小閣老推薦的人。”
他話音一轉:“近段日子不得了,我在縣衙打聽,這個年輕的縣太爺半夜三更帶著人到新安江大堤,堵住了閘口,分洪後又把救災事宜處理的井井有條,不可小覷,怕是不是為了錢這麼簡單。”
方大老爺歎了口氣:“要錢就罷了,一個知縣能有多大胃口,怕就怕在他不止是要錢,還要其他東西。”
老管家又開頭:“小的打聽過,這李知縣家底可不簡單,蘇州巨富,族中好像還有人在京當值。”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