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朕四季常服不過八套(1 / 2)

浙江,杭州運河碼頭上。

一條船隊,載著十艘糧船此刻迎風起航。

飄揚的兩麵旗幟,一麵旗幟上寫著“浙江布政使司”,另一麵旗幟上寫著“軍糧”兩個大字。

李青雲和海瑞站在岸邊,看著船隊逐漸遠去,心情都不太爽利。

海瑞心情不好是因為十艘糧船實在是太少了,送到前線,怕是連十天都撐不到。

但就這十艘糧船也已經是他們掏空了鄭泌昌何茂才兩人的家底才抄出來的。

沒錯,在巨大的軍需缺口麵前,趙貞吉也徹底坐不住了。

沒等到京師的旨意下來,就下令查抄了鄭泌昌何茂才兩人的家產。

為今之計,是能頂一天是一天。

海瑞:“若是糧食還不夠,趙中丞說不定就會對淳安建德的糧動心思了。”

李青雲點點頭:“預料之中,先前鄭泌昌何茂才的家底在改稻為桑裡麵已經被我們掏過一次,淳安建德靠著沈一石和他們兩個,加上南直隸的官糧熬過來了,剩下的糧食被惦記也不奇怪。”

“到時候,趙中丞怕是會以軍國大事為由,強行從淳安建德的官倉裡征糧。”

海瑞眼神淩厲,神色肅穆:“浙江還有這麼多犯案的官員,鄭泌昌何茂才的家產、嚴家和京裡大員在浙江的份子大頭都藏在他們那裡,不對這些貪官動手,反而對百姓的存糧動手。”

“他枉為一省巡撫。”

李青雲:“他怕是也在衡量,淳安建德的糧是穩住兩縣百姓民心所係,沒了這些糧,哪個百姓還會繼續理會的改稻為桑的國策,到時候激起民亂,給了倭寇可乘之機。”

這類似後世那個著名的電車難題。

一方是百姓,一方是軍務。

前者是無辜的兩名孩子,後者是一群孩子。

趙貞吉的心正在慢慢往後者傾斜。

或者說他在等一個所有人都沒法阻攔他的時候動手。

要想破開這個難題,不能從選擇上入手。

因為怎麼選都是會有錯,隻有用掀桌子的方式,采用外力打破這個難題。

外力不常有,但恰好李青雲有。

碼頭遠處有一匹駿馬在朝兩人奔馳而來。

“兩位大人,有聖旨到。請速速前往巡撫衙門。”

兩人二話不說,翻身上馬,帶著兩隊衛兵朝巡撫衙門趕去。

不消幾刻,兩人下馬進堂。

隻看見趙貞吉和幾名錦衣衛站在堂中等候。

楊金水也在,他和四個乾兒子在大堂裡,正臉色蒼白,焦急的等待宣讀聖旨。

桌上的茶顧不上喝半口,急得渾身冒汗。

由於司禮監此次批紅下發的聖旨類型乃是書麵聖旨。

書麵聖旨又分明發上諭和特發上諭,明發上諭是由內閣向各有司衙門公開發布,昭告天下。

而特發上諭是指名發給某人,由某人向當事人宣讀時才能開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