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是在段熲任內徹底平定了東羌。
建寧三年的時候,老頭終於帶著攢下的軍餉和搶來的錢財,回到了魂牽夢縈的家鄉。
然而讓他崩潰的是,家中所有人都已經故去。
若是天災,他便也認了。
但經過幾番調查後才知道,居然是鄉中鄉紳想把自家的田地連成一片。
而恰巧老頭家的地就在中間。
鄉紳不想正價購買,於是唆使遊俠兒在夏收時燒了他家糧食。
隨後出來主持公道,並熱心的借了他家很多糧食以渡過難關。
到了來年,他家要還糧的時候,才知道翻了一倍。
如此幾番下來,他家的良田就全變成鄉紳的。
老頭父親反應過來後,一口氣沒順過來,便直接走了。
老頭的兄弟氣不過,找鄉紳理論。
被鄉紳以鬨事的緣由,喝令奴仆將幾人打斷了腿。
沒能撐過幾天,便也都死了。
他娘遭受如此打擊,變得瘋瘋癲癲,後來跌落水裡淹死。
......
說到這裡的時候,老頭已經泣不成聲,哭的撕心裂肺。
管亥長歎一口氣,並沒有勸慰。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
鄉紳,為什麼叫鄉紳。
紳,指的是士大夫衣服上的帶子。
鄉紳,就是在指鄉裡的士大夫的附庸。
因為有士人作為靠山,所以他們在鄉中基本一手遮天。
又因為鄉紳地多,所以曆史記載中,鄉紳地主往往並列。
但,鄉紳一定是地主,而地主未必是鄉紳。
或者說,鄉紳是有背景的地主......
至於普通人,隻是草民。
草民、草民,命賤如草。
和一將成功萬骨枯的萬骨,並沒有什麼卻彆。
願意花心思,設套,兩三年才收割你家良田財產的,已經算是有節操的。
窮凶極惡的,看上了你家田,當天就能安排個命案把你送進大牢。
......
老頭哭了一陣後,忽然揚起手掌“啪啪”連抽了自己兩下。
“俺原想著殺了那鄉紳一家報仇。
誰知遊繳和有秩都來勸說。
俺也是豬油蒙了心,被一個婢女和一萬錢便收買了。”
原來,老頭去找鄉紳家報仇。
誰知道鄉紳振振有詞,把事情都推到了他的父母身上。
然後又一副我為你好的模樣。
勸說他人死不能複生,但活人還要向前看。
然後三老、遊繳、有秩等人趁機在旁勸和,還讓鄉紳幫他解決婚姻大事。
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於是他娶了鄉紳的婢女,還當上了郵長。
八個月後就生了個大胖小子,日子過的也算有模有樣。
那是老頭最愜意的時光。
看著眼中蕩漾著幸福神色的老頭,管亥一時不知說些什麼。
......
娶妻生子的老頭充滿了乾勁。
在鄉紳的幫助下,還升任亭長。
利用多年當兵的經驗,練出一群勇猛的亭卒,維護一鄉之地的安定。
......
但一切的美好,在今年戛然而止。
鄉中很多田客和農戶加入黃巾蛾賊,打敗了他的亭卒,攻陷了他的鄉裡。
殺死鄉紳全家,也殺死除他以外的全家。
戰場上的保命技能,再次讓他逃了出去。
如今已快六十的他,喪妻喪子,徹底對明天失去希望。
但多年養成的求生本能,還是讓他活了下來。
跟著一群流民,來到了左三鄉。
聽完了老兵的故事,管亥有些意興闌珊。
在發現老頭當過兵後,或許潛意識中,他想聽到一些家國情懷。
但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
相對很多兵卒來說,老頭已經是幸運的。
因為更多的人,年紀輕輕就死在了戰場上。
至於老頭本身,也沒有太多可以苛責。
老頭十七歲時就被家人送到戰場,四十五歲才還家。
戰場上又見慣了生死,實際上對家人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種寄托。
或許,他在戰場上就已死去。
現在活著,僅僅是活著。
“老兵不死,老兵已死......”
管亥起身離去,走了大約四五步,停了一下。
“想繼續活,就跟著我。”
說完之後,頭也沒回,就徑直向前走去。
在大門處,已經湧出一群人。
見狀,左東大聲道:“左三鄉的鄉紳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