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山林中積雪遍地。
雖然無法開墾荒田。
但可以做一些準備工作。
管亥一日二餐,養著百十人,自然不可能讓他們閒著。
首先,管亥帶著趙香等人到鄒昂所說的山穀去查看了下地形。
很快,他就認可了趙香的建議。
在崖口修建塢堡,然後在山穀正道上修建一個大山寨。
這裡將成為他的一個藏人的老窩。
至於郎房哨,是表麵上的東西。
後麵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情,自然可以躲到這個山穀中。
“第一步,是要清理野獸,做好標記。
可以先建了臨時的小寨子,供大家居住,然後再興建大寨子。”
趙香建議道,他雖然不認識字,但是比較懂地形和基建。
也是管亥麾下不可或缺的人才。
“打野獸的時候,也可以檢查各個士卒的能力,重新分什。”
老兵建議道,“軍隊在戰場上,行動要一致。我們人不多,正好相互配合。”
“喏。”
對於好的建議,管亥納諫如流。
議定之後,管亥帶著三什人,到附近山林中打獵。
滅殺那些大型的野獸,如老虎、野豬之類。
過程中,麅子、兔子之類的也不放過。
在打獵的過程中,很快遴選出善射靈活的,力大悍勇的,善於偵查跑路的......
然後根據個人的能力,經過不斷的調整,善射靈活的調整到趙香一什。
力大悍勇的調整到鄒昂一什。
善於偵查跑路逃命的,歸到老兵這一什。
待把鄒昂所說的那個山穀清理的差不多,大隊人馬方才開赴進去。
因為此處沒有名字,就被管亥命名為管穀。
大隊人馬抵達之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砍伐樹木,開鑿石塊,為開墾荒地和興建寨子塢堡做準備。
同時還要在山穀周圍開挖一條圓形的壕溝,用來防備野獸突襲和大火燒山。
這個工程量太大,隻能先象征性的開挖一條環溝。
讓管亥比較欣慰的地方是,這個時代的人力,是最低的成本,隻要管飯就行。
想想也是金字塔、長城、陵墓這種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建成的東西,隻有在古代才會出現的原因。
而且是全員上陣,不但男丁要乾活,成年的女子同樣要下地乾活。
年老的負責燒粥、看管材料之類不費力氣的活計。
就連四五歲的孩童,也跟在大人身後,獻寶一般的忙來忙去。
很快,簡易的木寨和木屋修建完成,這個是臨時使用。
如此一來,大家就沒有必要在郎房哨和管穀隻見來回奔走。
而大部分的糧食也都搬到了管穀,郎房哨那裡隻留下兩人放哨。
塢堡和山寨的修建,這方麵趙香頗為專業。
比如在哪裡建塢堡,易守難攻且能轄製路口。
在哪裡做倉庫,哪裡做哨樓,外圍設陷阱。
......
比如根基的建築,怎麼把石粒子磨成粉,然後混雜黃土、水等形成凝結物。
比如山寨的選址,一定要有澗、池、小溪,或者要從石壁中掏出泉水。
多餘的石料,就放在塢堡中,當做戰略資源儲備。
......
管亥心知對方以前絕對是個山賊,不過也沒有揭穿。
在吸收了管亥關於廁所發酵、排汙和垃圾分類之類的先進觀念後,趙香對山寨的規劃也就更加科學。
管亥便讓孫劍跟著趙香打下手,把整個山穀都規劃起來。
並且把趙香建設山寨的經驗都總結下來,確保下一個山寨沒有趙香,也能很好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