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管亥親自帶著盛金炅母參觀管穀。
穀口兩座塢堡地基已成,就像兩個衛士牢牢把守穀口大門。
而且最神奇的是,塢堡掩蓋在高大的樹木之後,就算建成也不是很明顯,具備相當的隱秘性。
塢堡的院牆四周已經種上藤蔓,到時候攀爬上去,掩蓋住塢堡的顏色,將會更加的隱秘。
進入穀內,首先就是山寨,外圍的壕溝和院牆,既可禦敵,也防備野獸突擊。
院牆內的建築,由臨時居所和永久居所組成。
臨時居所稍亂,但永久居所則規格整齊,井然有序。
屋舍不大,但是五臟俱全,都有迷你的小院。
當然,最令盛金震驚的是,寨內特彆的乾淨。
不但有排水溝,還有公共的澡堂和茅廁。
可以說道路上沒有一處垃圾。
仔細看去,來往的人,雖然衣著很多補丁,但個個麵色紅潤,身體乾淨。
神情中更是充滿希望和生氣。
一些官府特有的建築也有,如衙署、館舍、醫館(雖然沒人)、兵營、庫房、糧倉、馬廄等等。
更有管亥忠實的仆從孫劍自稱嗇夫......如果人口進一步增加的話,就要自稱有秩了。
再往山穀裡走,就是梯田了,很多小溪的水被聚攏彙聚,有水槽彙聚。
盛金一瞅就明白,這是夜間聚水,白日用水,設計很是巧妙。
梯田的最下方,一個不大的湖泊,其中還有一台大水車,在負責周圍田地的灌溉。
如今春耕已種,人們又開始開墾荒地,種植一些青菜之類。
湖泊再東邊,就是一望無際的山丘樹林,這邊是穀中防禦的薄弱點,目前正在開挖壕溝。
但若是想進攻這個小小的山寨,必須兩麵夾攻,而一邊至少有五百人以上的戰兵才行。
這邊參觀完成,管亥又帶著盛金,炅母護送部分糧食去大峪溝。
這邊遷徙的時候帶著一些雞鴨和豬......
大峪溝隱藏在沂湖的南麵,蹤跡更難尋。
而且南側靠著高山,更加的易守難攻,但這邊的建設,明顯剛剛開始的樣子。
還沒有形成規模。
看到一百石糧食和一些青菜野味之類的運到,炅家族長也就不再糾結糧食的事情。
但下一個問題,也就浮現出來。
管亥幾次清剿盜賊,目前管穀的戰兵已經達到五十人的序列。
而且刀兵鎧甲齊備,木盾的配置也完善,差的就是長矛和環首刀。
但搭配一些鋼叉之類,基本上算是人人都有刀兵甲胄。
另外,還有四把強弩。
但炅家這邊的青壯,就寒酸了很多,皮甲的覆蓋率有一半。
木製的盾牌齊整,弓箭二十多把,長矛和環首刀奇缺,隻能以木槍和鋼叉替代。
現在也就隻能維持訓練。
雖然管亥等人繳獲了大量鋼叉、鋤頭之類,鐵暫時倒不缺,但缺鐵匠。
“孫家把鐵匠看的太緊,說什麼都不願意送過來。
有機會的話,還得綁幾乎鐵匠過來。”
至於鐵礦,管亥則是想都沒想。
很多事情,千條萬緒,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做的。
管亥自忖知識還算豐富,起點也不低,最起碼有一身武藝。
而且敢打敢拚,但到目前為止,也就是這樣了......
管亥在大峪溝呆了一天,看看太陽西沉,便帶人返回管穀。
兩地之間本來就很多走動。
但讓炅家族長意外的是,炅母說是有很多東西要向管亥學習,然後也跟著去了管穀。
“這家夥,什麼時候變得好學了!”
炅家族長疑惑不已,他還沒有懷疑到盛金頭上。
畢竟這小娘一到大峪溝就開始找豬和雞鴨,最後挑走了十對雞鴨和三頭豬。
並且還教導炅家負責喂養雞鴨的怎麼大規模養殖。
這個明顯沒有起到效果,因為炅家人都是各戶養各戶的......
......
時間很快到了五月,孫家送來一匹雞鴨和豬苗,還有之前大致的兵器也到了。
二十杆長矛,還有管亥特地要求的長槍。
如此一來,他的主戰隊,基本上保證了長矛的配備。
鋼叉也沒有完全淘汰,這東西有三個叉,可以起到一定的狙擊作用,作用類似於後世的狼筅。
拿著那杆長槍,管亥練起了梨花槍,這種帶有一定彈性的長槍,比長矛靈活太多。
鑒於之前殺人時,很多鮮血濺到臉上,他自然而然的把紅纓提前係在了槍頭上。
手握長槍,管亥興奮不已,暗想若是在遊戲裡,這長槍至少給自己加五點武力值......
雖然長槍好用,但需要常年累月的修煉。
至於普通士卒,使用又硬又直的長矛就行,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練好刺這一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