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大漢在抬的過程中,趁機用食指和拇指丈量其下麵長度,抬頭時更是擠眉弄眼/
另外三人會心一笑。
......
第二日,徐商帶著渠帥的任命返回青龍寨。
其實這個時候,渠帥徐和的任命對管亥是否能掌控青龍寨意義已經不大。
青龍寨徐氏的勢力隨著徐平、徐靖的身死,幾乎一空。
徐商之前還投靠了劉彭。
......
但徐和的態度很重要。
最起碼從明麵上,青州黃巾軍的高層,承認了管亥的位置。
看到挺胸闊步,卻一本正經的徐商,管亥也就知道徐和確認了他的任命。
畢竟若是不同意,來的不會是徐商,而會是一支軍隊。
在徐商宣讀了渠帥徐和對管亥的任命後,管亥也就借勢說了他的軍政改革。
徐商原本有些不悅,但見管亥透露打算任命他為縣丞後,頓時樂開了花,連說改得好,改得好,改得好......
經過一夜的思考,原青龍寨的大小頭目們,大多選擇了軍職。
畢竟,他們除了會打仗搏命,就是會種地。
現在都是小頭目,種地是肯定不會再種的了,打死也不會種......
見狀,管亥也是心中暗喜,如此才能更好的安排自己的人手,把青龍縣的民生根基,牢牢的抓緊。
......
青龍督將管亥。
嘲風衛屯,也就是親衛、號角金鼓、旗幟的綜合屯,由管亥的心腹鄒昂擔任屯將。
其中的人員的選拔,以管穀中管亥的家兵為主體。
軍正,由炅母擔任,他統管軍正一百人,負責軍法軍紀,在戰爭時負責督戰。
狻猊曲,則是由原獅子曲中推舉而來,經過推舉和比拚,最終由孫觀勝出。
曲長,便由孫觀擔任。
睚眥曲,則是以原大楊曲的人為主體,曲長由薑馥擔任。
每人曲裡可以提拔三個屯將。
也是為了避免一些人在曲中獨大,進而把曲變成個人軍隊的一個手段。
......
軍隊的官職安排好,接下來就是縣政方麵。
這邊縣丞,也就任命了徐商。
之所以任命徐商,一方麵籠絡人心,另一方麵對方識字,而管亥這邊識字的並不多。
徐商本人是符祝師,其實和後世的赤腳醫生有點像,懂一些偏方,常見的病痛也能治理。
管亥現在搞不到醫者,就隻能暫時使用徐商,他準備後麵多給徐商安排這些事情。
縣丞下麵的令史則大部分由管亥來安排,如此也就等於把徐商架空,隻做一些救死扶傷的事情。
縣尉,則是由趙香來擔任。
負責青龍縣內的治安、巡邏、抓捕罪犯、監獄等,統管遊繳、亭長。
另外,管亥除了對縣尉和縣丞下麵的令史和尉史進一步的細化改良,還增加了一個縣督。
縣督,類似督郵和刺史,也就是古代的監察官。
縣督由孫劍擔任,不但監察青龍縣內的各個官員,還負責青龍縣外的信息收集等。
職責倒和大明時的錦衣衛有點像了。
......
縣中的職能部門安排好,就是下麵的鄉了。
以後世的沂山林場,現在的青龍大寨為中心,有幾處比較大的山穀。
第一個就是在青龍寨的北方,原本郎房屯的位置,雙葫蘆嘴和郎房哨之間,大峪溝之北的大片土地。
設炅鄉,嗇夫由炅家族長擔任,不過,管穀屬於管亥的私人資產,並不在炅鄉的管理範圍內。
第二個是原大楊屯一帶,在青龍寨東邊,和草山湖之間的山穀中。
草山湖也就是上次管亥前往邳鄉路過的草山湖,在後世名為大關水庫。
也就被管亥懶懶的命名為大楊鄉。
這個嗇夫是從劉彭舊部中提拔上來的,頗有威望......主要還是識字,也能寫字。
此人有點拽文,名字也很怪,可以說有點像後世的名字。
叫李晨浩,字馨怡。
管亥也隻能在心中嘀咕,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畢竟能載入曆史的,還是極少數人,大漢數千萬的普羅大眾,是沒有史官在意的。
另外,在青龍大寨的西邊有一個山穀。
那裡有一屯人駐紮,原本叫做海嶽屯,被管亥提拔為海嶽鄉。
在青龍大寨的南麵的一個山穀,同樣一個麻屯被提拔成了麻鄉。
如此一來,管亥也就等於以青龍大寨為中心,割掉了東漢約一百五十平方公裡的土地,成立青龍縣。
當然,這裡多是山區,山穀中能用的耕田並不多。
組織架構搭好之後,接下來就是分兩步走。
一個是練兵。
還有一個是統計人口和物資。
同時組織種地,現在是金秋季節,耕種還來得及。
至於開墾荒地,那要等耕種完成後的農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