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管亥的名頭在蓋縣之中,有了逆轉的趨勢。
......
與此同時,蓋縣和青龍大寨也取得了聯係。
得知管亥五百人就攻下並且占據了整個蓋縣,無論是徐商,麋信、還是趙香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原本隻是想要幾百把強弩,結果得到了一座城。
由於城中豪強大戶和商賈的財產全部被收繳,再加上蓋縣的府庫,金銀財帛和糧食不計其數,耕牛、騾馬、耕種的農具不需要再愁。
唯一鬱悶的是,刀兵鎧甲又不夠了。
蓋縣的武庫裡的刀兵鎧甲,大約一千具,強弩有五百張,
但是管亥軍戶近四千戶,就相當於多了四千的兵丁。
而且武庫裡很多刀兵鎧甲,根本就不堪使用。
蓋縣原本的鐵匠們,加了民戶,他們原本的鐵匠鋪,被管亥暫時租借給他們使用。
軍中養的鐵匠同樣火力全開,但生鐵根本不夠他們發揮。
這個時候,隻能使用精兵策略。
四千的兵丁中,管亥挑選其中雄壯憨厚的,共兩千人組成精兵。
交由炅母孫觀孫劍等人訓練。
兩外的兩千人,作為輜重兵來使用。
如此刀矛方才勉強夠用,人人披甲卻是無法做到。
至於其他民戶,自然也是沒有閒著,安排了加固城防、把之前一些豪強大族的宅院拆掉,改造成新的院落。
公用的澡堂和茅廁也同時興建,打掃衛生,則是例行公事。
一時之間,雖然天氣寒冷,整個蓋縣中卻是熱火朝天。
“現在蓋縣中,加青龍寨中,可以用作騎兵的馬匹超過八百之數,可以練一支騎兵了。”
參軍麋信建議道。
如今青龍大寨事情基本都上了軌道,不過是縣中督促各鄉興建塢堡。
治安巡查之類的,由管亥的二把手趙香負責,又有薑馥五百人坐鎮青龍大寨為機動。
基本上也就不再需要他在青龍大寨,於是便帶著原本螭吻曲的五百多人,趕到了蓋縣。
小小的蓋縣之中,駐紮的正規軍已經超過三千。
當然,老兵五百多,半老兵五百多,還有新兵兩千多。
“騎兵訓練這一塊,也就趙德柱有些經驗,青龍大寨那邊又不能讓他放手。”
管亥皺起眉頭,他這麼可以用的人才,實在是太少。
至於蓋縣中的人,自然不會讓他們插足軍權,一點點都不行。
麋信道:“琅琊東海之地多豪傑,不如讓麋君再網羅一二。”
管亥點點頭,他的目光看向北方,或許,是不是該拜訪一些管家人......
就在這個時間段,又有兩件事情傳來。
一是諸葛玄的印綬文書到了。
他被泰山太守張舉任命為假蓋令,也就是暫代蓋縣的縣令。
正式的任命已經擬文,等歲末到雒陽上計時彙報上去。
而原來的蓋縣縣令的家族,則是捏著鼻子認了這個事情,因為琅琊國國相陰德和徐州刺史書信泰山太守和兗州刺史,把此人罵的是狗血噴頭。
並稱若不是此人已死,定要上報彈劾泰山太守和兗州刺史沒有識人之名。
張舉和兗州刺史也是無奈,畢竟證據都在,對方不可能胡說。
這種事情,不怕你做,就怕你被人抓著小辮子。
現在蓋縣令不但做了,被自家縣丞告發不說(禦下能力堪憂),自個還死了,沒法抗辯。
當然,諸葛玄經過諸葛珪的包裝,所謂憂國憂民之類的形象,也就光輝起來。
甚至還收到兗州刺史和泰山太守的聯名讚揚信,以及琅琊相陰德的感謝信......
至於從蓋縣逃走的那幾個豪強大戶,則是沒能發出多大聲音。
畢竟他們隻是一個山窩裡的豪族,離了根基,什麼都不是。
而諸葛玄,那可是琅琊國有名的大族中人。
所謂一郡之望,琅琊諸葛和王。
......
另一件事,則是讓管亥喜出望外,在蓋縣和東莞縣交界的位置。
在一個叫做公來山的附近,發現了大量的鐵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