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暗暗嘀咕:“這小子怎麼還沒有【麻木】?”
就像唐文龍所想的那般,一般外門弟子,都不會先學精一門功法,再接觸其它功法的。
大家皆是先打個基礎,再繼續學習其它功法。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麻木感】。
一門功法,單獨學得越久,越容易出現麻木不前的感覺。
就像是你埋頭苦讀一門學科,反而會卡在一個分數線,無法上前半步。
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定的【新鮮感】流入,才能將這【瓶頸】打破。
這也是為什麼每個外門弟子,都會先在每一門打下基礎的主要原因。
因為多數弟子,都會在一門功法打下基礎後,陷入這樣一個瓶頸期,唐門的解決方式就是學習新的功法。
當然,也有不少弟子麻木感要晚來一些,比如馬龍和陶桃。
他們就是外門弟子的典型。
但像馮勤這樣,都直接學習動態了,依舊能每天都進步一點點,多少有些不可思議。
馮勤不知道師傅所想,隻是見他愣了一會,然後放下木樁開口:
“基礎你已經會了,接下來就是手腳並用。”
是的,前後進退不過是一個基礎,將幾大主要的難點解決。
說著,他又重新拾起木樁一塊嶄新的木樁,示意馮勤進攻。
馮勤身子一動,那木樁竟是直接一個側轉,變成側麵迎接。
腦海裡的穴位圖,基本都是正麵為主,馮勤下意識去思考時,動作明顯慢了半拍。
再想出手時,木樁已經繞到身後,隨後被張旺伸腳一踹,踢飛出去。
“無論是切磋還是往後的生死搏鬥,最忌憚的就是【舒適】和【習慣】,而我們唐門弟子,還要同時忌憚——【恍惚與鬆懈】!”
馮勤揉了揉屁股,有些吃痛的從地上爬起,老實點頭,接著上前攻去。
不得不說,有了張旺前麵的教學之後。
哪怕木樁增加了全方位和轉身等動作,馮勤也不會變得亂套。
即便打中的次數不多,也絲毫不影響其中的犀利和迅猛的攻擊。
同時,那死板的穴位圖,這才一點點,真正吸收在心裡頭。
即便木樁側過身,馮勤也能從本來選定好的中府穴,改變成章門穴。
前者穴位在心房周圍,後者在腰間。
從側邊進攻,心房處有臂肩掩護,幾乎碰不到,而後者的章門穴卻是在小手臂的庇護下,成功率要高得多。
這種舉一反三的做法,讓張旺暗自點頭。
這小子可以啊,本以為應付過來就是難事,沒想到還可以借機轉攻。
剛開始不夠熟練,很多轉攻都沒有打中準確位置。
但順著練習的精進,這點生疏感被慢慢磨平,最後演變成自己與木樁,在進行真正的切磋!
眼前,麵板上的任務欄:完成移動訓練(0/100),也增加了一點。
1/100!
成了!
“成了。”
馮勤內心激動,和張旺開口說的話,形成銜接。
兩人皆是一怔。
馮勤是因為和師傅莫名對上而愣。
張旺是因為馮勤露出了激動神色而愣。
這小子…知道自己成功了一次?
在這種一遍又一遍,幾乎不停歇的對練中,不僅一次比一次精進,還能知道到了什麼程度屬於成功。
不得不說,自家徒兒這眼神,又一次刷新了自己…
對天才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