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公這時表情略顯輕鬆,說:”現在各國都在致力於打造王牌部隊。運用之法就好像尖刀一樣,插進敵人的軟肋。之後其他軍隊再從破口跟進,擴大戰果。如此,一師足矣。”
不懂兵事,幾回張了張口,最終蘇渙還是放棄說些什麼。珍公也像是知道旁人在擔心什麼,寬慰說道:”不過也不用擔心這麼多。這一回,就是一個嘗試。”
”嘗試?”蘇渙不解。
”看我們新一師能不能打出威風,打出氣勢來。彆看現在南北對立,其實還有一些地方勢力在舉棋不定,遊離在南北之外。像是西邊的沙漠和高原兩處,各省也還沒有把真正的底子給拿出來。”
”國難當前……唉。”蘇渙開頭有些氣憤,但氣勢騰地一下,又萎了下去。就說自己之前,不也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珍公卻沒有那麼多憤慨,說:”誰不希望跟贏家站在一起,人之常情。八洲國扶植偽帝,不就是給這些人一個口實。但我們的表現,也不光是給這些牆頭草看,還要打給聯邦國看。”
這下蘇渙是真不明白了。
珍公解釋道:”現在聯邦國是世界進步的大國中,唯一一個本土沒有受到戰火波及,也沒有介入任何一方戰爭的國家。
”就是西邊的戰場,獨逸帝國沒能掃平歐羅巴洲,聯邦國不停地資助帝國之敵,也是一大關鍵。我們得要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被支持者,才能源源不絕地得到武器與物資的支持。”
蘇渙疑惑地說:”就我所知,聯邦國資助獨逸之敵,那是有其曆史因素。亞細亞戰場這邊,與聯邦國有淵源的是八洲國。他們怎麼會無故幫助我們呢。這一點,我之前也想不太懂。”
珍公將食拇指打了個圈,說:”有什麼好想不明白的呢。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洋人也不脫祖宗的道理。”
”啊,難道他們兩頭賣武器?”蘇渙想到了一種可能。饒是他自恃讀書人的身份,這回都差點口出芬芳。
”為了賺錢嘛,不寒磣。要是我們一觸即潰,不堪大用,他們自然不用考慮破壞和那邊的交情。但假如兩邊有得打,那他們有什麼理由不兩頭賺?氣歸氣,也多虧他們有這樣的想法,我們才有機會。”
”老大人倒是看得開。”蘇渙沒好氣地應和了一句。
”或許他們以為拿捏著我們新式武器供應,就像是拿捏著我們的命脈。但其實這場戰爭,不是親曆者,不見得能懂當中的奧妙。而這就是我們克敵製勝的機會。”
蘇渙也不完全讚成,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是武器。要是真那麼簡單,大家拿武器出來比一比就定輸贏了,哪還需要打。所以對於老大人的盤算,他認同地點點頭。
珍公繼續說道:”而且我也沒打算這就麼任人拿捏住。東西到了我們手上,我自會安排人去破解,吃透裡頭的技術。一方麵,買武器的動作也沒法兒停下。現在跟八洲國的戰爭,拚的不是誰能打,誰不能打,而是拚速度。該讓他們明白,我大金不是一個蕞爾小國能打下來的。”
那兩三百年前,前朝被關外的野人打下來是怎麼一回事?蘇渙雖然想說這句話反駁,但他也知道前朝的結果自有其因素,不能完全類比今日。再說老大人正熱情澎湃,還是彆給人家澆冷水了。
倒是珍公順著這股情緒氣氛,一把抓住蘇渙雙手,認真地說道:”伯先賢弟,多虧這批物資借著你的名義入蜀,否則我都不敢想象,這一路上會有多少暗算。
”不說八洲國派了多少間諜,又有多少自己人以為自己投靠明主,其實就是賣國求榮,私底下乾起了混賬事。旁人的事且不管。既然你來到蜀郡,難道就沒想過要如何伸展你的抱負?”
心知這是招攬入幕之意。雖然和珍公合得來,奈何他是真的誌不在朝堂。說:”珍公,我聽吳秘書有提到,原先這處宅院是要建軍校之用?”
”是這樣沒錯。莫非賢弟願意幫老哥哥一把。”珍公喜出望外地說。
”欸,老大人,我怎麼懂軍校怎麼辦。真要把這職責交給我,隻怕交出一堆隻懂紙上談兵的趙括來。老大人提起過,要破解西方的技術,那麼西學的人才必不可少。
”想從西方引進這樣的人才,還要他們儘心儘力為我們做事,這不切實際。一些事情,不是自己人也不肯儘心去做。那麼培養這些人才的工作,交給蘇伯先如何?”
珍公開心地說道:”好,好,哪有什麼不好的。賢弟大才,要是埋沒於街市,那才是損失。既然願意出力,那怎樣都是好的。老哥哥我必定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