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暗流(1 / 2)

三天的時間。這三天對待在鋼鐵廠的後備第三師就像是一顆石頭扔進池水裡,激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從蘇渙這位鋼鐵廠未來的廠長給大家打雞血開始,隔了近十天才又有人出麵,說起了比較具體的事情。緊接著從當日下午,就開始進行人員登記。

事情的推進速度快上不少,可是讓大家心裡踏實的多。

雖說大夥兒都是在一起打過仗的弟兄。日常時的閒談,不說祖孫三代都調查清楚了,家裡是什麼狀況,親近的人也略知一二。不過還沒有如此正式的登記與調查。

光是搞這些登記,當然不會引起什麼軒然大波。真正讓眾人討論熱烈的,莫過於那個男人在公開場合以及小會議室中所講的內容。

小會議室裡討論的東西,林文理本就沒有要求任何人保密,所以理所當然流傳了出去。

不過狀況也跟林文理的預期一樣,每個人都隻關心一部份,並細細追問。

而那些回答的人就得不厭其煩地重複解釋。說到他們口乾舌燥,心生歹念,都想去找一挺機關槍把所有看到的人給突突了。

比起大家都在四處打探消息,猜想著自己會被分配到哪裡去的狀況,沐英仁為首的人事小團隊則是頭大不少。

要是生硬地按照林文理的要求,把擁有不同技能或資曆的人放到某個崗位上,那麼事情會很簡單,就是個選項與空格一對一的填充題。

但要考慮到以團隊完整為前提的微調,並顧及人情世故方麵,還要考慮到個人意願,這就像是一團亂麻硬要理出一個頭緒一樣麻煩。

這倒不是沐英仁要自己給自己的工作增加困難度,也不是弟兄們會不服從調派的命令。在戰場上衝鋒赴死都不怕了,調個單位算個毛。

而是大家都很清楚,跟熟悉的團隊一起做事,磨合期短,能夠更快上手。這種種優勢,對鋼鐵廠的重建也是利好。

所以哪怕林文理或蘇渙都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沐英仁也很有自覺地想要拚湊出一個最佳團隊,支持漢津鋼鐵廠的重建。至少,自己帶的後備第三師弟兄,不能成為拖後腿的累贅。

這年頭,可沒有能夠心安理得吃著白食,躺平過日的那種人。

重新回到蘇家莊的林文理,當然是開始編寫起各個項目的標準作業流程與安全守則。同時協助他的,還有一群蘇家的下人。他們最主要的職責是抄書,把林文理編寫的資料複製多份。

其實從這些下人的回饋中,蘇渙已經有給蘇家添購一台印刷機的想法了。實在是鋼鐵廠方麵的需求量不小,這可不是幾個人、幾份資料就了事,就算一群人把手抄斷了也無濟於事。

而且什麼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都太慢。還不如整一台小報社在用的印刷機,不管排版跟印刷效率都會比現在用手抄的狀況還要快。

身為一個讀書人,蘇渙當然不可能對報紙這種傳播媒體工具一無所知。要是幾十萬份發行量的大報社,都是跟印刷廠合作印報,甚至自己搞一座印刷廠。

但小報社沒有足夠的量去開動印刷廠的機器,除非願意花錢去支付昂貴排版成本。而這個排版成本原本應該是攤平在足夠多的印刷量裡頭,然後可以小到忽略不計的。

大部分人的做法是購置一台小型印刷機。雖然單份印製成本較高,但跟啟動大型印刷機或印製幾十萬份相比,成本總額還是較低的。

小型印刷機要是購買新的,就又得跟外國訂購,大金朝本身無法製作。但假如隻是要能用,不嫌棄是中古的,那麼以蘇渙自己的人脈就能找到。

所以沒多想,又是幾封書信與電報發出去,蘇渙聯絡起老朋友了。

蘇家老爺的想法,林文理當然無從得知,也不在意。就算他有手搓印刷機的本事,但在沒材料、沒工具的狀況下,也隻能乖乖用筆去寫。

他一向是有什麼牌就打什麼牌,不去計較環境與條件。非要什麼東西才能做某件事的人,說無能是過分了點,但說能力不足可不為過。按他遙遠的穿越前記憶,這叫馬蓋先精神。

不過也正是這幾天都待在蘇家,這才讓林文理近距離吃到一場大瓜。

事情起因當然漢津鋼鐵廠的重建工作開展。停滯的工作啟動了,這無疑讓不少人鬆了一口氣。

要是半死不活的吊在那邊,誰知道鋼鐵廠裡頭幾千個複員大兵在壓抑不住的時候,會乾些什麼破事出來。隻要他們動起來了,至少可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不至於閒到沒事禍害鄉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