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的狀況聽起來很駭人聽聞,但事實上原核寶珠那原始的魔導構造,汲取的力道不至於強到把一個人的生命力抽乾的程度。
這就好比十公分的吸管,在沒有辦法更深入杯子的情況下,怎樣也不可能將三十公分深的杯子給吸乾。原核寶珠的能力不足,反而成為抽取生命力這項缺陷的一道安全措施。
使用原核寶珠過頭的情況,也不過是人會非常疲倦、精神不濟而已。但是長期使用,並不會有體力減退,免疫力下降等身體亞健康情形。
至少從原核寶珠問世的近百年時間,並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直接證明使用原核寶珠的普通人,會因為生命力過度抽取而短命。反而逞凶鬥狠被人打死的情形還比較多。
正因為如此,在歐羅巴洲那處武器裝備都最先進的戰場,基本上已經屏棄使用原核寶珠的情況下,這項落後的裝備卻成為大金朝對抗八洲國的主力裝備。
總之,在重建鋼鐵廠的初期,手邊沒有趁手工具的情況下,漢津後備第三師的弟兄們很自然地掏出了刺刀加寶珠這項萬用組合。即使是林文理在協作時,也是類似的組合。
不過因為他是繳槍複員的士兵,所以隻保留了回收後無法被他人使用的原核寶珠,步槍與刺刀都還給朝廷了。這時的他是用一柄菜刀,搭配使用原核寶珠的近戰強化術式。
附帶一提,菜刀是蘇家讚助的。
儘管拿菜刀砍樹的畫麵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一起作業的弟兄也不得不承認,林文理在指揮大家的同時,手中菜刀的作業速度一點也不比其他人慢。讓彆人想挑毛病都無從挑起。
但是鐵匠組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派去砍樹,挖土的人可也不少。最佳的燒磚材料是黏土、煤矸土再混合水。基本上隻要掘開表層的土壤,底下的死土都能使用。
煤矸土可從煤炭掏洗中產生,雖然煤礦還沒正式開采,手邊的材料也就黏土跟水而已,造出來的磚肯定不屬於合格產品。但第一批磚是要用來蓋臨時的土窯,也就不需要太過講究。
而且煤矸土不是煤,是一種伴生的高硬度礦石,主要用於增加磚塊的硬度。所以可以用其他種岩石當替代品,或許硬度會有所下降,但還是那句話,臨時用的,彆太講究。
這又不是像小說中暴君蓋城牆用的磚,每燒好一塊,要找力士拿大錐來砸。說什麼錐得太深殺工匠,錐得太淺殺力士。這麼費工匠跟力士的磚,現在的鋼鐵廠還用不起。
表層的土壤較為鬆散,富含礦物質、腐質等物,這樣的土壤可用於耕種,卻不適合造磚。因為有太多雜質。但這樣的濕土可用來蓋一座一次性的臨時土窯,用覆蓋的方式。
相較於其下的死土,沒有那麼多雜質,才是適合製磚的土質。不過還是需要經過搗碎、篩細等步驟,然後再混合替代煤矸石的碎石,最後加上水,放入木模,晾乾成形。之後才能燒製。
彆看這些工作好像很簡單,在工具有限的情況下,加上很多東西都隻能就地取材,能做到的事情是再簡陋不過了。出來的成品質量更是在合格線底下。
雖然這是個有魔法的世界,但好像所有魔法技能點都點在戰鬥方麵,即使是魔導具的開發也與戰鬥有關。沒有用於民生與製造方麵的魔法,所以科技才有趁虛而入的成長空間。
所以林文理雖然可以利用魔法進行一些作業,但其實也不過是用取巧的方法來彌補一些工具上的缺失。想要純靠魔法將完成所有工作,甚至進行工業化的大量生產是做不到的。
這種一點都不符合自然演化的魔法發展史,裡頭滿滿的人為控製痕跡,要說背後沒有貓膩,作為穿越眾的林文理是一點也不相信。但他也沒有當場探究的欲望。
假如隻有他自己一個人,要完成計劃上的所有事情,他必然會去尋找更有效率、更簡便的方法。
一個人能完成的,頂多是實驗室級彆的成果;想要手搓出全套的工業化生產線不是做不到,但得花多少時間呀。搞不好生產線總算搞定了,技術卻早已落伍了。
現在人力多到可以揮霍的程度,林文理根本不想要費多餘的心思,去思考怎麼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反而要考慮怎樣的作業方式,是這些基礎為零的人力資源可以接受的。
雖然不是要自己一個人手搓出整套工業出來,但現在就像是要手把手教會一堆人,就難度來說……對林文理這個穿越眾,很難說哪一種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