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原核寶珠的進化(2 / 2)

在連防火磚都沒有的情況下,林文理拿得出手的,就是拿清除表層土壤所挖出來的土塊,簡單地覆蓋在堆棧好的泥磚外,形成一個有著最低限度密閉的土窯。

然後在留出來的開口處,扔進一堆隻放置一天的濕木頭燃燒。

這樣的做法,假如放在林文理所熟悉的那個地球,燒出來的豆腐磚彆說蓋房子了,拿來拍人腦門都不一定能造成傷害。但是這個地球不一樣,這裡有神、有鬼、有魔法……

之所以把鐵匠科的人抽調出來,讓營造科的多餘人力接續玩泥巴的大業,就是因為大部分鐵匠科的弟兄們,都帶有一些祖傳的手藝。

打鐵最重要的幾項本領是什麼?不怕火肯定是其中之一。在這個世界裡,鐵匠們多少都有些控火的本事,這裡是指超自然現象方麵的本事。

不管是用特殊材料,用內力,又或者是用比常人高上一點點的魔法天賦。反正一個合格的鐵匠,必然有操弄高溫的手法。

沒有這門手藝還想打鐵?那就隻能是學徒,沒資格出師。又或是乾些補鍋、磨刀之類的簡單工作,想打把菜刀都會被人嫌棄。

被分到鐵匠科的’鐵匠’也不算多,很多就隻是學徒。大多數人都是按照林文理之前所提出的要求,可能是隔壁行業的木匠,抑或是僅僅會用標尺的人而已。

要求那些鐵匠把他們祖傳的技藝,或是獨門的手法教導其他弟兄?這可不是什麼不起眼的技術,就算沒練過的人,拿起錘子也知道一頓亂敲。控火可是鐵匠的真正核心本領了。

雖然大金朝跟林文理記憶中的那個地球不太一樣,但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觀念,依舊普遍存在於大多數人的認知中。

所以希望有鐵匠本領的弟兄們,把自己的獨門技藝教人,是一項很為難人的要求。林文理沒打算提出這樣的要求去為難人,但是他本人可就沒有這樣的顧忌。

彆人不見得願意教,難道他自己還不舍得教嗎?都打算把全套的鋼鐵廠生產工藝拿出來了,控溫魔法這點小事情,還需要斤斤計較?

假如是認真指導一群跟文盲差不了多遠的鐵匠學徒學魔法,恐怕林文理得要準備以’月’為單位的課程安排。但是這個世界有著本土原生外掛存在,也就是寶珠。

所謂的’寶珠’,就是將中世紀魔導師所使用的魔杖、魔法書等魔法道具融合為一。簡化了學習魔法的過程,讓擁有天賦的人可以輕鬆地使用魔法。

其實像這樣的魔法道具早已存在,譬如存有火球術魔法的法杖,或是存有照明術魔法的油燈等物。但是這些自古流傳的魔法道具,其特點就是隻能一樣道具使用一種魔法。

經曆過近代魔導工業化改造,特彆是針對戰鬥而生的寶珠,則是集成了複數個魔法於一體的特殊魔法道具。這在魔法領域,毫無疑問是一項劃時代的進步。

相較於單核演算寶珠與雙核演算寶珠的複雜與精密程度,原核寶珠的簡陋提供了使用者一定程度的改造空間。

而且這個改造並不困難,幾乎所有摸熟了原核寶珠的大兵,都會對自己的所有物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動,讓寶珠更適應自己的習慣。這也是為什麼寶珠無法回收利用的理由之一。

添加一些術式也屬於這個變動的範疇。當然這些添加與變動並不是無上限的,愈多術式銘刻在同一顆寶珠上,所要考慮的東西也會愈加複雜,其必備的魔法知識也會益發精深。

可以想見,使用條件與要求也隨之增加。甚至不再是普通人有辦法控製的,必須得有一定魔法天賦的使用者才行。

再者也要考慮寶珠體積的問題。任何新增術式除了在寶珠術式區的空位上做文章,也可以銘刻在合適的材料上,加掛在寶珠之外,使兩者融合成一體。這無疑會讓寶珠的體積增加。

在理論上,寶珠可以銘刻無限多個術式,但想想這樣子帶出門的裝備會多麼礙事。這就還不說因為被敵方攻擊,造成寶珠被破壞,魔力逆流、術式失控等危險狀況。

公認最為理想的寶珠大小,是拳頭可握住的程度。

單核乃至於雙核演算寶珠,就是以原核寶珠為基礎,銘刻術式達一定數量以上的特殊級彆稱呼。

而且這些高階寶珠除了銘刻術式的平衡性外,更重要的是術式刻印的微型化,才能把數量眾多的術式封在一顆拳頭可握的魔法道具中。

林文理要做的,就是提供鐵匠科的弟兄們用來控製溫度的術式,讓他們可以加入自己使用的寶珠中,從而獲得控溫的能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