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探聽背景(1 / 2)

都已經共事那麼久了,還把對方收為家人。現在才想著詢問對方來曆,好像有些失禮。

所以蘇渙想要查林文理背景,最好的方法還是旁敲側擊,而且不是由蘇家人出麵。那麼心裡頭最好的人選就呼之欲出了。

蘇渙想也不想,來到莊裡的電話電報房,一個熱線電話直接就打到鋼鐵廠上。

立刻就有人接聽,在電話中說道:”漢津鋼鐵廠警備班,你好。請問哪裡找?”

”我是蘇渙,請幫我找沐英仁,沐經理。”

電話中傳來:”蘇廠長您好。我即刻去找沐經理,稍後回撥給您。”

”好的。”蘇渙便掛斷了電話。

鋼鐵廠的電話是設在門口處,警備班的值班房。隻有那裡才隨時有人在。雖然沐英仁待的辦公區域也有設電話機,不過鋼鐵廠還沒設總機,也沒有自動跳線設備,所以暫時隻能靠人力通知。

蘇渙也沒等多久,畢竟現在已經是晚上。鋼鐵廠區除了鐵匠科的弟兄仍在拚命外,被歸在營造科的弟兄們都已經休息,沒有刻意去消耗蠟燭或柴火做夜間照明,隻為了繼續工作。

接起回撥的電話,那頭首先就說道:”您好,這裡是沐英仁。”

”英仁啊,是我,蘇伯先。”

”廠長您好。廠長這是有事交代嗎?”沐英仁電話中問道。

會這麼問,當然是因為正經事要交代的時候,假如是白天,那一定是麵對麵,在鋼鐵廠或其他辦公地點直接說明。

但是晚上的話,那一定是事情比較緊急,才不得不用電話交代。否則為什麼不等到明天見麵時才說。

蘇渙在電話中就不比麵對麵那樣,說話都要先客套個三句。他直接說道:”確實有一件事情要請英仁幫忙,是和文理有關的。”

”和林總有關?廠長請交代。”沐英仁不解,那也就直問了。

”事實上是關於文理當兵的經曆,希望你那邊有辦法幫忙確認一下。問他本人也行,或找關係核實也可以。”

”林總當兵的經曆?有問題嗎?”麵對這個沒頭沒尾的要求,沐英仁直覺地多問了一句。

蘇渙說道:”說來慚愧,我雖然確認過文理的複員命令與授田證。但之後就被他的才乾折服了,壓根兒沒想到要去驗證這些。”

”那現在要查這些的用意是……”沐英仁語帶保守。因為他察覺到這件事情的背後,可能有兩種意義。

一種是對林文理的身份起了疑心。畢竟在剛剛經過的戰爭時期,有太多間諜用恰到好處的身份,去介入一個人的生活,從而獲取情報或是影響個人,從而影響到整個戰局。

跟那種要長相普通,丟到人群中就一點也不起眼的間諜不同。像這種主動打入敵人身邊的間諜,不光要相貌堂堂或麵容姣好,甚至還要有足夠的才情打動人,才有辦法潛伏在一個人身邊。

而人隻要喜歡一個人,或是欣賞、需要一個人在某方麵的才能,自然而然就會在其他方麵較為寬容,甚至到了放肆的程度。間諜就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借力使力,做一些旁人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這是蘇廠長從林文理身上發現什麼可疑之處,所以才又想起之前被自己忽略的部分,從而想要查證。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就比較單純了。就隻是對這個人的過去感到好奇而已。

雖然說有疑問,當麵直接問會比較合適。但是事情總講究一個時機,有時那個時間點過去了,才想要開口問,反而會變得不怎麼適合。

因為突然提起,很容易引人想歪。就譬如眼前提起這件事情,沐英仁直覺就想到是否為間諜問題。

這還是因為問起的是彆人的事情,所以沐英仁才沒有被冒犯的感覺。要是被當麵質問起這樣的事情,縱使之後說開了,假如是心眼比較小的人,或許就會在心中留下一個芥蒂。

其實旁敲側擊也會。但從不說破的角度來看,隻要掩飾得好,反而打打邊鼓所會造成的影響最小。前提是不深挖追究的話。

也許是從沐英仁的語氣中察覺到嚴肅,或者蘇渙本身也考慮過這件事情要是辦得不好,反而容易使一個人才離心離德。所以他才要找一個人幫忙,當一個緩衝。蘇渙說道:

”我會想知道文理之前的經曆,並不是懷疑他什麼。隻是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當過這個兵。能為大金打過仗,不管過去做過些什麼,我都相信這樣的人是個好樣兒的。

”而且要是打過仗,我也對他的經曆感到好奇,如此而已。畢竟他的才乾你也能看到。如此大才,當不是默默無聞之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