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原來是老師推薦而來,可知這些年來想請我出山的人可是猶如過江之鯽,絡繹不絕,閣下憑什麼認為我會出山助你”韓策一臉笑意,也不回絕,順勢提出自己的疑問。
“方才在門外,聽見先生琴聲高昂,充滿喜悅之感,大丈夫立於世,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軻雖不才,願請先生出山助我。”
“哦!閣下,莫非是燕王世子蕭軻”
“正是在下”
“殿下以不及弱冠之年,便有滅國之功,可謂是人中之龍,為何還需區區在下”韓策笑道
“先生此言差矣,豈不聞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否。欲成大事,當廣納英傑,有求賢若渴之心。”
“願聞殿下之誌。”
“如今大爭之勢,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軻雖不才,願順應天命,蕩平諸國,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還請先生教我。”蕭軻恭敬的說道。然後讓小璿檢測了韓策的數據。
“韓策,字興業
武力:大宗師,統帥:97,智力:105,政治:101,占卜:99。技能:扶龍。
“殿下有命,敢不相從。殿下可知,自大武分裂以來,天下以七大王朝為主,燕國雖小國,但曆經三代發展,實力已是不弱,如今,殿下平定離國,乃解燕國後顧之憂。
隻待發兵滅代,一統三燕大地,北安鮮卑,西阻大盛,外結強援,內修政理,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發展軍事,操練精兵,不出五年,便可展百年之強盛。
隻待天時有變,可命一上將,出代國橫關,擊盛國之北;又命一上將,出離國而襲擾盛國之南;殿下可親率大軍,出太玄關,擊盛國之中,如此,隻需三路大軍建功,則盛國不複在矣,如此霸業可成,大業可期。
取盛國之地後,稍加發展,便可獲得強兵百萬。待到那時,天下動蕩,人心思定,將軍可南滅雲國,西滅寧國,攜大勝之勢,破楚國之地,如此天下可定十分之七。
剩下蒼武乾三國,則勢必會抱團而取暖,大武居天下之中,雖商業繁榮,然處四戰之地,到時殿下可發三路大軍,圍而攻之,則不足為懼,乾國雖地處西南,群山圍繞,有地澤之力,可成於此也敗於此,殿下隻需命一員上將堵住出關之口,對方即有百萬大軍,也難以成事,隻需攻滅蒼國,揮兵南下則天下可一統矣”韓策說著也興奮起來,指著地圖激動的說。
聞聽此言,蕭軻茅塞頓開,一時之間,頓覺得天下儘在手裡,也是興奮起來,雖說這其中的難度猶如登天,但蕭軻相信自己,有天命加身,將會完成這萬世之業。
“先生所言,使軻撥雲見,願先生不棄,出山助我完成大業。”
“昨日在下夜觀天象,發現帝星頻生,殿下可知,這天下統一之難度,說是猶如登天亦不為過,殿下可有信心。”
“如今天下動蕩不安,蠻夷入我中原,即使前方刀山火海,軻也願意,披荊斬棘,使天下海清河晏,再無戰亂。”蕭軻也是一臉嚴肅的道。
“既如此,策願效犬馬之勞,使殿下威加於四海,令通達於四方。”韓策起身,恭敬的拜了一禮。
“今日幸得先生,猶如魚之有水,如虎之添翼,蒙先生不棄,軻已感激不儘,豈敢受此大禮。”看著韓策行禮,蕭軻趕緊上去扶住。
兩人互相拉住對方的手,從雙方的眼神中,足以表明兩人互為知己。
隨後二人相談,從下午談到晚上,涉及諸國政治軍事經濟,但凡蕭軻有所疑問,韓策必有解決之法,二人又抵足而眠,互刷一波好感。
翌日,三人在準備好後,再回到陶家莊拜彆陶階,又帶走四凶獸,隨後就前往太玄觀支援。
“吾兒謹記,希望爾等秉忠貞之誌,輔助殿下,一統天下,家中自有錢財,不必擔心,”陶階臨走時對著二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