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願意!”兩人沒想到現在就能見到蕭軻,還以為得要多等些時日。
西門烈如今快三十歲,燕國人,曾任燕國城門守將,不滿現狀,於是遊曆大陸,孤身求學,得到兵家形勢一脈的看重,
在熟讀兵家先賢的著作,了解到許多著名的戰役,再結合上自己的看法,西門烈終於走出了自己的道。
回到燕國,看到歲月已逝,蹉跎至今卻無功勳在身,心裡有些著急,正好聽說這次大會,就過來試試。
而朱望已經是而立之年,曾擔任盛國一小吏,性格剛直,觸怒上司,因此被打壓,不得重用,隨即怒而辭官,但為了理想,決定前來燕國看一看。
“兩位先生,如今諸國混戰,燕國久居塞外,不知有何策教孤!”
“西門兄,請!”朱望說道
“朱兄客氣了!那我就不推脫,先談談我的看法。
欲取天下,必練強軍,如今天下雖紛亂足矣,各國士卒之精銳,沒有強兵,隻能是空談,然欲取天下,必謀盛國,盛國一滅則如龍入大海,猛虎歸山。
然盛國國力強盛,兵精將廣,非一日之功可圖,殿下因外聯楚寧雲三國,共分盛地,在挑逗兩國矛盾,然後鯨吞盛國,方有取天下之力。
燕國雖居塞外,然而,外有天險可拒敵,內有沃土可養民,北有草原而牧馬,因此,燕國並不缺馬,不缺人,更不缺騎兵,擅長騎兵作戰,但盛國地處平原,可守之地多不勝數,步兵更是天下之最,所以步兵是現在燕國需要發展的重心。
久聞殿下手下有兵家陰陽一脈繼承人之一的東方將軍,想必他也知道,估計殿下在讓他訓練強兵。”
“不錯,東方曾經和我商量過,因此才讓他屯兵運州,隨時突擊盛國!”蕭軻點點頭說道,畢竟二人以後也是燕國人了,知道也無妨。
“某雖不才,願為殿下訓練出一支精兵!望殿下允許”西門烈突然說道。
蕭軻頓了一下,知道西門烈並不甘心屈於人下,怕自己把他派到一軍之中做副將,雖然西門烈也可以接受,但自由度受限,難以建功,並非他所願。
蕭軻看了看他的眼睛,突然笑道:“南軍中有五萬大軍缺一個統領,你願意的話,此次大會過後就去上任的吧!”
“久聞殿下任人彆具一格,今日一看,草民佩服,從今以後,願被殿下驅使!”西門烈半膝下跪說道。
“言重了,你我以後,便是君臣一心,我們的目標,乃是一統天下,還需要你多出力!”蕭軻把他扶起說道。
“既然西門將軍說完了,那在下就談一下淺見。”朱望在一旁說道,他也不知道蕭軻是不是他所追尋的明主。
“治國之道,刑法為重,王朝更迭,無數國家宗廟淪喪,社稷不存,無一不是輕刑法,重人治,以致滋生貪官汙吏,腐敗不絕,貧者無立錐之地,以致暴亂四起,天下霍亂不止。
在下自盛國而來,對其情況自然更加了解,雖然如同西門將軍所說,盛國軍力昌盛,但民眾卻過得極其辛苦,已經爆發了多次起義。
就拿如今盤踞霧州的黃賊來說,盛國無法徹底消滅,原因是有不斷的民眾支持,而盛國,其餘各州情況相差無幾,都是世家盤踞,一人之言,竟然比盛王還要管用。
及至燕國,方才看到百姓安居樂業,政治清明,正是在下所向往的對方,但時過境遷,以後的官員是否能夠保持現狀也說不準。
在下建議,殿下應該建立一個監督各地吏治的機構,收集不法證據,讓民眾有舉報地方官府的途徑,一但違反律法,按律處置,震懾宵小,從而保證立方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朱望鄭重說道
“說的好,既然朱先生有如此看法,孤又怎會不同意,即日起,燕國成立大理寺,由朱先生擔任第一任大理寺卿,先生是否願意擔任!”蕭軻笑著回道,朱望提到的這個機構,又如同前世的檢察院一樣,用來為民眾發聲。
“謝殿下!”朱望激動的說道,沒想到蕭軻會這麼輕易的同意。
“如今大理寺初創,先生可要慢慢尋募人手,完善機構,還望先生多多擔待!”
“此乃臣分內之事,既得殿下允諾,臣自當竭心儘力,為殿下分憂!”朱望鄭重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