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軻微微頷首,表示知道了,隨後邁步跟隨著侍衛向燕王的書房走去。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揣測著燕王召見自己的原因,但臉上卻不露聲色。
進入書房後,蕭軻發現燕王正背對著自己站在那裡,身姿挺拔如鬆,一動不動地凝視著牆上掛著的巨大地圖。整個房間裡彌漫著一種肅穆的氣氛。
蕭軻輕步上前,低頭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王,不知父王找兒臣有何事吩咐?”
燕王轉過身來,目光落在蕭軻身上,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讚許之意,他緩緩開口道:
“君臨啊,此番你歸來,朕和你母後皆大歡喜。然而,你亦知曉現今局勢變幻莫測,風起雲湧,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作好萬全之策。在此,朕欲聞你對此有何看法。”
蕭軻邁步走向燕王,站定在其身旁,凝視著眼前的地圖,陷入深思。須臾,他抬起頭來,語氣堅定地說道:
“父王,依兒臣之見,當前首要任務乃是強化邊疆防線,以防外敵入侵;其次,亦須重視國內經濟、民生等方麵的蓬勃發展。唯有堅守本心,以靜製動,方可在這亂世中立穩腳跟。畢竟,當今世上稍有風吹草動,便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唯自強不息,方能永立不敗之地。”
燕王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接著說道:“嗯,你所思所言正合朕意。然具體推行尚需詳加商議。此外,朕有意委你以重任,不知你是否有此自信擔此重任?”
蕭軻恭敬地抱拳施禮,堅定地說:“兒臣比竭儘全力,不負父王之望!”
燕王欣慰地拍了拍蕭軻的肩膀,眼中滿是讚賞之意,“很好!真不愧是朕的兒子。然而,行事切不可操之過急,務必要沉穩謹慎。若遇到任何難題,可隨時前來尋我商議。”
蕭軻恭聲回應:“遵命,兒臣謹記於心。”待他踏出書房之門,不禁深深吸氣,一邊默默思索著下一步的籌劃安排。他心裡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異常重大,但同時也堅信憑借自身實力定能從容應對所有艱難險阻。
待到蕭軻離去之後,燕王的書房內竟悄然現身二人,原來他們便是當朝丞相上官宇以及上將軍王野。
“二位皆乃朕之得力臂膀、國家之柱石,依你們所見,世子是否已具備擔當大任之資呢?”
“陛下聖明,世子殿下天資聰穎,且久經考驗與磨礪,定然能夠扛起這副重擔。”王野抱拳行禮,語氣篤定地回答道。
“微臣亦持相同觀點,殿下確實足夠優秀卓越。”上官宇隨聲附和,緊接著話鋒一轉,“隻不過眼下時局錯綜複雜,各國皆對天下虎視眈眈,殿下恐仍需些許時日去曆練成長。”
燕王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輕聲說道:“朕自然清楚。不過,君臨如今已長大成人,也該逐漸接手這江山社稷之事了。
明日起,便讓他開始處理朝堂政務吧。朕相信以他的聰慧才智定不會辜負朕的期望,還望二位愛卿日後能儘心儘力地輔佐於他。”
“陛下聖明!”上官宇與王野二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聲音中充滿了敬畏之情。
彆看燕王露出這樣一副表情,估計現在隻有他們這樣的老臣知道,當年的燕王何等的心狠手辣,但手段又極為高明,在往前推三位燕王,他的為君之道,可為第一。
當年前燕王在太玄關之戰中深受重傷,回國之後留下了年紀輕輕的燕王,當時盛國在外虎視眈眈,這內還有同宗兄弟搶奪皇位,代離兩國甚至陳兵邊境,都想分一杯羹,
幸好燕王在護國王蕭鋒的支持下,快刀斬亂麻,親手斬殺了同宗兄弟,坐穩了王位,禦駕親征,把盛軍隊擋在了太玄關外,又經過聯盟寧雲兩國,這才穩定下來發展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