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議事廳外,士兵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和迷茫。
“聽說將軍們在裡麵商量對策,也不知道會怎樣。”一個年輕的士兵聲音沙啞地說道,他的眼神中滿是不安,目光遊離不定。
“唉,這仗打得太艱難了,咱們死傷那麼多兄弟,還不知道能不能撐下去。”旁邊的老兵歎了口氣,臉上深深的皺紋顯得更加愁苦,仿佛歲月在這一刻又加重了對他的折磨。
“要是能投降就好了,至少能保住性命。”一個膽小的士兵小聲嘀咕著,聲音輕得仿佛隻是自己內心的一絲奢望。
“胡說!咱們是大晉的士兵,怎麼能投降!”立刻有士兵憤怒地反駁,他瞪大了眼睛,滿臉漲紅,情緒激動得似乎要與人拚命。
“可這樣打下去,也是死路一條啊!”另一個士兵絕望地說道,他低垂著頭,聲音裡充滿了無奈和沮喪。
“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骨氣!不能做叛徒!”一名什長怒聲說道,他緊握著拳頭,目光堅定而決絕。
“有骨氣?我入伍十年有餘,家中妻兒老小不知道如何,況且在這邊關苦寒之地,朝廷有管過我們的死活嗎?
彆忘了,我手下弟兄前些日子可餓死了幾個。”一名什長憤懣地說道,他的眼神中滿是怨恨,對麵的人聽後也是沉默不語,不知該如何回應。
士兵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著,有人握緊了手中的兵器,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命運做準備,那緊攥的手關節泛白;
有人則低垂著頭,神情沮喪,對未來充滿了恐懼,仿佛靈魂都被這絕望的現實所吞噬。
這時,一個機靈的士兵悄悄靠近議事廳的門口,試圖偷聽裡麵的動靜,但被守衛嚴厲地製止了。
“都彆瞎猜了,聽將軍和將領們的安排吧。”一個百夫長模樣的士兵說道,可他自己的眼神中也透著迷茫和無助,那迷茫如同濃霧,怎麼也揮散不去。
士兵們的心情愈發沉重,他們望著遠處的燕軍營地,心中充滿了對未知命運的擔憂,那憂慮像一塊巨石,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議事廳內,同樣爭吵不休。最後吳起拍板說道:“咱們今日是商議,不是來吵架的,同意的站左邊,不同意的站右邊!”
將領們麵麵相覷,猶豫了片刻後,開始陸續分站兩邊。
左邊站著的大多是那些認為投降或許能帶來一線生機的將領,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未知的期待和一絲不安,目光時不時瞟向對麵;
右邊則是堅決反對投降、主張堅守到底的將領,他們目光堅定,緊握著佩劍,仿佛準備隨時為了信念而戰,那身姿如同挺拔的青鬆,寧折不彎。
吳起看著兩邊的將領,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再給諸位一個時辰的時間考慮,不過你們要想清楚,要是頑抗下去,咱們可都得搭在這裡,最終的決定,關乎嘉關數萬將士的生死存亡,也關乎我們所有人的命運。”
一個時辰過後,將領們重新站定。令人意外的是,原本站在右邊的幾位將領,此時竟走到了左邊。
吳起掃了一眼眾人,說道:“看來,多數人傾向於投降。既如此,那便準備與燕國接洽。”
就在這時,老將軍怒目圓睜,大聲說道:“吳起,你這叛國之賊,我就算死也不會投降!”
吳起平緩地說道:“既然你們想死,我成全你們,動手!”說完,摔杯為號。
刀斧手立刻一擁而上,將那些堅決不投降的將領們拖了出去。
一時間,議事廳內充滿了喊叫聲和求饒聲。
而在議事廳外,士兵們聽到裡麵傳來的動靜,頓時一片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