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就是這些事情是國政,那就需要這些程序。
老朱繼續說道,“朝廷待宗室甚厚,遠超唐宋。朕覺得歲祿將至一萬石,親王每歲合得糧儲,皆在十月終一次儘數支撥。親王錢糧,就在王所封國內府分,照依所定則例、期限放支,各衙門不得推脫。”
朱允熥這個時候主動站出來了,說道,“皇祖父,孫臣以為眾皇叔鎮守邊塞擴土開疆有大功。明年尚且有諸多皇叔就藩,一萬石怕是不夠。”
一些文武百官心裡發酸,一萬石還不夠,那多少才夠?
朱允熥繼續說道,“孫臣鬥膽,請皇祖父收回成命。”
老朱看著朱允熥,嚴厲說道,“你也不小了,也該知道唐宋之時,宗室親王所得歲祿不足五千石。如今給宗室親王萬石,這還少了?朝廷錢糧無多,豈能全數供養宗室?”
朱允熥就退讓一步,說道,“皇祖父,孫臣以為諸皇叔就藩,一應開銷、用度定然不會少。還請皇祖父開恩,明年隻降兩萬石,再連年降低歲祿至一萬石。”
朱棡看著侄子,再看看老朱,覺得自己就是被坑了。都商量好的事情,用得著這樣嗎?鬨了半天,不還是要降到一萬石嗎?
甚至自己想著要拖下去,可是現在好了,侄子直接在朝堂上提出來了,以後都沒有拖的餘地!
老朱沉默片刻,說道,“好吧,明年隻降兩萬石,此後一年降一萬石,降至萬石供宗室親王供用。靖江王三年後將至每年八千石,鈔萬貫,餘物為親王半數。”
不少文武官員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靖江王王位都被廢了,朱守謙都沒了。可是現在皇帝的意思很明顯,過兩年肯定是要重新冊立靖江王。
朱允熥和朱棡立刻謝恩,都是很感激的樣子。
老朱隨即說道,“晉王在京師許久,久離封藩也不妥當。兩天後啟程回藩,晉王世子也到了加冠之年,一並回去吧。”
朱棡立刻謝恩了,總算是能回去了。也不出意外的,作為表率自請降低宗室待遇後就可以回去。
朱棡再次謝恩,老朱大手一揮,“晉王退朝。”
雖然老朱對朱棡委以重任,令他要開始籌備、總攬西北等地的邊關建設。可是對於這個三兒子,老朱也是各種限製,絕對不允許晉王無故上朝、接觸朝臣。
謝恩後的朱棡離開朝堂,看了眼奉天殿,“差點給裝進套裡了!還說允熥心善,還不是憋著勁的不給人留退路!”
完蛋了,以後真的隻能是一萬石了。拖字訣是被識破了,明發諭旨了!
晉王朱棡離開了朝堂,朱允熥再次奏報,“皇祖父,明年諸皇叔就藩,多為要塞、重鎮,還請陛下恩準,令宋國公前往西北練兵。”
傅友德等人立刻提起精神,練兵這事情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而馮勝則是最為在意的人,自從和常茂鬨翻之後,他就被收回了總兵印信,平時隻能在鳳陽閒居。這一次回應天府許久,不給他事情做、也不準他回鳳陽,馮勝心裡急著呢。
老朱看向馮勝,說道,“準奏。”
朱允熥繼續說道,“宋國公軍中宿將,隻是練兵事大,還望陛下恩準令諸勳貴隨行。”
老朱就開口說道,“這事你看著辦,隻是不準調動鎮守要塞之軍將。”
不少文武官員立刻嗅出來了不一樣的氛圍,因為皇太孫但凡有所奏,皇帝必然批準。
哪怕他們可能知道這也是皇帝和皇太孫私下裡早就商量好了,可是放在朝堂上如此表現,那就是無疑展現出來了皇帝已經將諸多大權放給太孫了。
看看這些事情啊,西北練兵的事情,幾乎是直接交給皇太孫來主持。
此前說過讓晉王負責西北築城、劃分牧場,看似是讓馮勝去練兵等等。
可是透過表現看本質,這些事情哪個不是皇太孫來出麵?這樣的軍事大事,皇太孫才被冊立沒多久,就可以直接安排人手、直接調動勳貴了?
這,怕是用不了多久,就是和先太子那樣了,諸事先讓太孫批複,再報給皇帝定奪了。
儲君,說是儲君,可是做的事情和皇帝一般無二!
老朱和朱允熥一唱一和,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配合的非常默契。
朱允熥分寸感十足,和老朱私下商討明確的事情,他就站出來說話。可是其他的政事,他就在旁聽著不發一言,多聽多看多學,有些事不急著去參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