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拱火(1 / 2)

總是需要一些合理的借口和理由,才好掀起一些比較大的事件。

就像當初的胡惟庸一樣,如果不給他足夠多的機會,他也不會迅速的膨脹。隻有等到他瘋狂的時候,出手彈壓的效果才更好。

對於皇權的挑戰,文臣們從來也都沒有放棄,隻是他們鬥不過兵權在握的洪武皇帝。

不過這些人未必就會徹底的放棄,他們也是在等待著一些機會。

曆史上的大明文官迅速崛起,那就不得不提起朱祁鎮了,就不得不提起於謙、張居正了。

雖說大明看起來是很難有真正的權臣,可是明朝中後期,勳貴集團的墮落和土木堡的元氣大傷,讓文官開始做大做強。

結果就是皇帝隻能更多的依靠宦官去製約文官,那些文官也慢慢的和兩宋時期的文官一樣。

“文字獄、通海案,這些事情一旦做起來了,讀書人說不定還服服帖帖。”在文華殿裡,朱允熥自言自語,“清朝的那些文官看著就老實啊,不像明朝的文官還時不時的要去拚著挨廷杖,比大明的文官還要忠誠。”

閉目養神的朱允熥仔細想想,覺得有些機會,“找個合適的理由,更多的去收服北方士子的民心。南方士子需要壓製打擊,這是不是一個翻版的通海案呢?”

通海案,也就是順治十六年,鄭成功和南明兵部侍郎張煌言會師,再有一些明朝遺民暗中接應,準備恢複明朝。

結果自然是兵敗,但是到了順治等人手裡,以通海論處,與江南奏銷案、哭廟案合稱江南三大案。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江南縉紳豪強受到沉重打擊,他們雖然有些怨言,隻不過對更加清廷服服帖帖。

“用胡惟庸案打擊文官實力,相權徹底被廢黜。”

“郭桓案這些暫且不提,提前發動南北榜案,再加上其他的借口,南方士紳不說元氣大傷,起碼短時間裡不敢有太多心思吧?”

“可惜了,要是找到了其他的理由,還可以來的更徹底一些!總不能是說江南士紳和張士誠的殘兵敗將勾結吧?要不然,通倭通番?”

朱允熥知道如果這麼做,肯定會牽連一些無辜。

可是他還是會這麼做,因為他需要更穩定的江南,需要一個不敢和朝廷離心離德的江南。

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南方文官的實力太強了,他需要一個能夠南北平衡、不再是以南北作為出身依據的朝堂格局。

那就放長線釣大魚吧,朱允熥也應該這麼做。

皇帝龍體有恙,這樣的一些風言風語忽然間就傳了出來。

有心人也是在暗中觀察,好像似乎是這麼一回事了。皇帝時常在早朝時展現出來一些疲態,雖然依舊是在努力的處置政事,可是似乎也有了一點掌控力不如從前的趨勢。

而大明朝的皇太孫呢,他現在非常忙碌。

整天不是在召集錦衣衛,就是在勳貴的陪伴下視察京軍大營,或者是在重點掌控‘二十四衙門’。

所謂二十四衙門,也就是十二監、四司、八局。

這是侍奉皇室的機構,雖然是以宦官掌其職,但是不見得全都是太監。

朱允熥倒是沒有急著去接觸‘第一署’的司禮監,實際上現在的大明,‘內官監’這個衙門才是地位最高的。

兵仗局,這是朱允熥在意的,這個衙門也負責製造軍用器械,火藥司也被它轄製。

火器,大明的軍隊對於火器的應用非常普遍。此前沐英平叛的時候就用上了三段擊,鄱陽湖水戰之時,火器也是大發神威。

碗口銃就是其中的代表,大明的火器普及率也超過了朱允熥的預想。

老朱此前就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同時也規定,‘水軍每艘海運船,裝備碗口銃四門,手銃筒十六個,火槍二十支,火箭和神機箭各二十支等等’。

大鐵炮啊,朱允熥覺得這可能不太好,如果是銅炮是不是威力更大一些?

隻可惜,大明的銅始終不夠用。

“無煙火藥?”朱允熥仔細想想,自言自語,“這個我不會,但是現在這個火藥基本都是粉末,怪不得都說一旦陰雨天氣,火器就很難派上用場了。”

那就仔細思考一番,看看有沒有可能將火藥顆粒化給弄出來,這也能夠極大的提升大明軍隊的戰鬥力。

現在估計造不出來燧發槍,可是如果弄出來了手榴彈這些,那戰鬥力也提升不小啊。

就算隻是一些簡化版的手榴彈,說不定也能帶來不小的戰鬥力提升。

張福生打斷了朱允熥的思路,說道,“殿下,錦衣衛指揮使求見。”

朱允熥抬起頭,說道,“讓他進來吧。”

蔣瓛入殿,立刻奏報,“啟奏殿下,高麗權臣李成桂篡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