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被抱怨、被批評,但是藍玉和常升沒有生氣、惱火等等。說到底朱允熥有些不滿,那還不是因為他在意、重視常森麼,那是他的三舅,也是常遇春的小兒子。
朱允熥說道,“過兩天讓長興侯過去一趟,皇祖父有意讓大姐下嫁長興侯世子。這個事情你們兩個知道就好,回頭給我好好的考察一番。”
耿炳文也是老將,他的父親耿君用當年就是隨老朱過長江、攻占應天府。而耿炳文本人戰功卓著,當年死守長安州,鎮守長興十年,讓張士誠難以寸進。
開國後也征討中原、隨軍北伐,南平雲貴參與了,捕魚兒海大捷也參與其中。
藍玉眉飛色舞的說道,“長興侯向來謹慎,當年守長興,功勞與中山王並列第一等!”
常升隨即又問道,“殿下,那咱們要示好長興侯嗎?”
“用不著,你們隻是看著點耿璿。”朱允熥笑著開口說道,“我此前也是見過他幾次,也算是一表人才、有些才智。涼國公就帶著點,隻是萬萬不可能讓他為先鋒。”
藍玉有點不以為意的,在他看來如果當了先鋒,那才是又真本事。出身將門的,哪個不向往先登之功?哪個不想陷陣?
不過這些也就是心裡想想而已,他可不敢表露出來。
朱允熥有些不放心,對藍玉說道,“過些天,你去一趟太原。”
藍玉愣了一下,下意識的說道,“殿下,臣這個時候離京怕是不太妥當吧?”
“你!”朱允熥狠狠的一拍桌子,吼道,“涼國公,伱想做什麼?”
嘴比腦子快的藍玉這些反應過來了,連忙跪下,“臣知罪!”
“我說過多少次了,你那張嘴遲早要招禍端!”朱允熥那叫一個氣啊,痛心疾首的說道,“就差耳提麵命,你還是不記得!你是長輩,有些事情我不好說!彆逼的我總是請外祖母管教你,彆逼的我代外祖父管教你!”
藍玉連忙喊道,“殿下恕罪,臣知罪!”
朱允熥確實給氣的不輕,現在朝野上下都是在猜測老朱的身體狀況。藍玉這個時候不想離開應天府,那也是可以理解,無非就是作為朱允熥的靠山之一,覺得手裡掌著兵權可以幫助到朱允熥穩住龍椅。
可是有些話不該說出來,這一旦說出來了就是詛咒君父,那還了得!
更何況真的要是隻能依靠藍玉這個涼國公,朱允熥心裡就不安穩了,老朱心裡更不安穩。
“你去練兵,晉王在築城、劃分牧場。”朱允熥開口,說道,“你帶著一些勳貴過去,準備好今年的秋獵。”
藍玉心裡著急,勳貴要是一口氣都離京了,太孫殿下可怎麼辦啊?
不怪藍玉這麼急,前些天曹國公李景隆去了遼東,說是練兵、視察。而宋國公馮勝早就去關中練兵了,現在他這個涼國公再去準備練兵、秋獵,京中就剩下開國公常升以及魏國公徐輝祖了。
幾大國公都不在京也就罷了,魏國公徐輝祖這人隻忠於皇帝。自家二外甥是什麼樣的本事,藍玉實際上心裡也清楚。
看著欲言又止的藍玉,朱允熥總算欣慰了點,“還好有點長進,話沒說出來。沒說出來就憋著,對你、對我,都沒壞處!踏踏實實去秋獵,晉王掛帥,宗藩出兵。今年秋天勢必要剿滅些蒙古部族,可明白了?”
藍玉一想,隻能低頭領命,“臣遵令。”
看著常升,朱允熥說道,“二舅呢,尋常時候就多坐衙。在朝堂上不管發生了什麼,二舅不要出頭。我不授意、我不發話,二舅就裝聾作啞。”
常升立刻開心說道,“那是最好,臣愚鈍,還是聽殿下的旨意做事最好。”
看著常升和藍玉離開,朱允熥也忍不住期待起來了。
這一盤大棋,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即將收盤的階段了。老朱生病,太孫紈絝,這還不夠。
現在不隻是要將錦衣衛的威風殺一殺,還要讓勳貴離京,這樣才能讓文官們有恃無恐,讓他們以為有著更多必勝的把握。
不將一些事情做的絕一點,不讓一些人看到真正的成功的可能性,他們是不願意冒頭的。
烈火烹油,即將正式開始了,整頓一下內政,換取一個相對更加寬鬆的內部環境,這對於朱允熥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有些事情一旦開始了,也算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要繼續堅持下去。
將事情做的更加完善一些,爭取取得更好的效果,能夠達成自己的一些目標,這就行了。
“詹徽、趙勉,你們兩個人還不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