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2 / 2)

彆的不說,就說一眾公主的子女,朱允熥可能也就是對安慶公主的這個寶貝閨女格外偏愛了,給的待遇都是不一樣的。

就算是寧國公主家的梅順昌,那也隻是比較親近重視的表弟,是比較重用、親近,但是遠遠談不上如此寵溺了。

很明顯這就是安慶公主前兩年在東宮暫住了一年多,大概也是幫了皇太孫不少忙,所以朱允熥才格外對這個嫡親姑姑關照有加,愛屋及烏自然也是喜歡這個還不知道說話的小表妹了。

朱允熥隨即看向徐輝祖,以及在吃著果脯的徐欽,“徐欽也不行,他的婚事得我來定。

徐李氏立刻眉開眼笑,她的兒子肯定是魏國公世子了。不過到底能不能被重用,除了家世之外,也要看看他的姑姑願不願意幫忙。

忽然間傳來一個聲音,“這個婚事你來定,那個婚事你來管,也不見你多管管咱閨女。朱允熥,過來叫人!”

老朱懷裡抱著個小丫頭,身後還跟了個年輕的女子。

小丫頭還不滿周歲,胖嘟嘟的也非常可愛,這也就是老朱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

朱允熥隻能上前,配合著老朱,“侄兒朱允熥,見過皇姑。”

老朱開心的扶著寶慶公主的小手,“侄兒免禮,退下吧。”

看看老朱,再看看寶慶公主,以及小心謹慎跟在老朱身後的寶慶公主生母張美人,朱允熥無力吐槽。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好在朱允熥忍住了,真要是用這個段子,老朱說不定就要立刻清理門戶了,讓朱允熥這個生日也過不好。

老朱來了,其他人自然也是紛紛行禮。不過也都不覺得意外,以皇帝對太孫的偏愛,他要是不過來那才是怪事情。

老朱將寶慶公主交給張美人,說道,“行了,咱過來看看。這徐欽、常繼祖以後的婚事是該你來管,順昌幾個你就不管?”

“順昌我還真的不太想管。”朱允熥看著寧國公主說道,“有姑父和姑姑呢,用不著我操心。再者說了,他真要是有看對眼的丫頭,我能棒打鴛鴦?”

老朱就沒好氣的笑罵說道,“真以為個個都跟你一樣是個紈絝子?看對眼的丫頭,順昌沒家教跑去彆人府邸是看丫頭的?”

其他人都是在低頭忍笑,而朱允熥則顯得有那麼一些尷尬。

自由戀愛什麼的在這個年代實在是太難得了,尤其是高門大戶的人家,更彆指望這些事情了。

梅順昌這樣的身份就彆說了,就算是那些中高層的將校一般登門,也基本上是見不到主人家的女眷。

看對眼,基本上是真的不可能看對眼。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才是大家覺得最正常的方式。

老朱也不讓朱允熥多尷尬,問道,“賀禮呢?你生辰,一個個的都沒送賀禮?”

親孫子啊,這就是親孫子才有的待遇。哪怕是再忙,老朱都要來親自參與朱允熥的生辰宴,還要幫著朱允熥檢查一下賀禮。

朱有齡就連忙上前,說道,“啟奏皇祖父,賀禮多已經入庫了,現有禮單還望皇祖父過目。”

老朱就接過禮單仔細的看了起來,禮物重不重、禮物有沒有用心準備,這是老朱在意的。他的孫子過生日,其他人就該好好的準備禮物,親戚也該如此!

朱允熥都不想說什麼了,其他人也都略帶緊張的小心觀察著老朱的神情,生怕他們送的一些賀禮讓皇帝不太滿意。

老朱指了指禮單,問道,“這個瑪瑙串子是怎麼回事?”

朱允熥就趕緊上前,說道,“還不是上回多嘴,上回大概是在開平王府說了句,十一姑和姑父聽著了,這才準備了。”

老朱立刻露出滿意的笑容,“這禮雖薄了點,但是用心了,好。”

南康公主和胡觀立刻鬆了口氣,送禮差點送出事故了。

南康公主作為老朱的第十一女,並不算多受寵。胡觀呢,他的父親是東川侯胡海,前幾年病死了。

大哥胡斌官至龍虎衛指揮使,在征戰雲南時。二哥現在在涼國公藍玉麾下,胡觀作為胡海的三子尚公主。

東川侯的爵位,現在可沒有傳,老朱和朱允熥有意識的在壓縮勳貴的人數。

老朱忽然開心起來,說道,“這個刀好,取過來讓咱看看。”

帶著兒子一起入宮的傅忠立刻鬆了口氣,自從妻子病故之後,他可是不受待見的。這次給皇太孫送禮,潁國公上下可是絞儘腦汁了。

“父皇,女兒可是準備了好些東西。”安慶公主就上前說道,“都是給允熥大婚準備的,也不看看?”

老朱更是開心,“就該如此,不要隻是想著允熥喜歡啥,他是太孫,肩挑社稷之重。他的嫡子就該是大明以後的皇帝,這才是正事!”

朱允熥都算是已經比較麻木了,老朱說出來這樣的話一點都不需要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他不說才是令人會覺得有些意外。

而徐輝祖、徐李氏以及徐妙錦聽著這些,那自然也是覺得開心和期待的。

要是這兩年徐妙錦能夠生下一個兒子,以老朱現在對朱允熥的偏愛,肯定是要多抱一抱的。

真到了那時候,哪怕以後徐妙錦失寵等等,她的兒子也是地位穩固的,基本上不犯下致命的大錯,那就是可以順位繼承了。

這是根本毋庸置疑的事情,很多的時候這位開國皇帝的觀念,比起一些老農民還要封建,尤其是涉及到‘家產’這些,更是分的清清楚楚。

雖說是皇太孫,但是朱允熥的生日也不用是普天同慶,因為接下來很快就有規模盛大的事情了。

相比起皇太孫的大婚,現如今的生辰自然不值一提。甚至很多人覺得皇太孫又一次不大辦生辰,就是為大婚在準備。

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洪武二十八年,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皇太孫大婚了。這些不出意外的話,也是影響著未來大明社稷的大事!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