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的一些話也讓朱允熥忍不住開始深思起來,他不覺得那個妖僧說的一些事情是沒譜的。
原因實際上也非常簡單,朱允熥心裡有著很多的規劃,他有著自己的一些宏大藍圖。哪怕現在老朱在不斷的放權,可是朱允熥到底也隻是皇太孫而已。
當家做主的事情能做不少,不過相比起名正言順的主導一切,現在肯定還是有那麼一些區彆。
雖說道衍的一些話讓朱允熥浮想聯翩,但是他還是要不斷的處置一些政事。
齊泰和鬱新這兩大尚書一起來到了文華殿,自然也就是奏報一些事情。事關兵部和戶部,他們現在就是這一次大軍北征的後勤大管家。
“殿下,燕王世子奏報,周王世子率河南都司精銳已到北平塞口。”齊德奏報說道,“燕王世子奏請移交巡防之權,領河北都司精銳北上。”
大軍北上,首先是秦王、晉王等人率部到達預定的區域集結,各大藩王世子率周邊行省都司的兵馬在邊塞緊要處巡邏。
這也算得上是老朱構築的大明防線,塞王就是大明進攻、防守北方敵人的第一道屏障。
在北邊這些塞王出征的時候,河南、河北等地的兵馬自然也是需要補上,去補上北境塞王出征後留下的空缺。
朱允熥看向齊泰問道,“你覺得該如何?”
齊泰立刻回答說道,“回殿下,燕王殿下所率北平精銳趕往大寧彙合寧王殿下。晉王殿下領肅王、慶王與代王合兵大同府,臣以為兩路大軍已經準備好了,一應物資、軍械也基本到了。”
朱允熥蹙眉問道,“基本?”
鬱新就趕緊回答說道,“回殿下,現如今涼國公、潁國公所率京軍精銳尚在路途,還未合兵。一些輜重等尚且在路上,不會誤了大軍北上之事。”
對於這個回答,朱允熥還算是比較滿意。
這一次大明軍隊兵分兩路,名義上的統帥是晉王和燕王,可是朝廷先後派了潁國公傅友德、涼國公藍玉、曹國公李景隆、魏國公徐輝祖這四大國公,並且配以一應侯爵。
這一場戰爭的規模不會小,朝廷也確實算得上精銳儘出了,那就要準備的更加齊全。
彆忘了這一次朝廷還沒有動用遼東的兵馬,馮勝還在遼東鎮守,讓李成桂等人根本不敢妄動。這些高麗人實際上賊心不死的,每次中原王朝進入衰退的時期,他們就要向外擴張。
如果隻是境內的一些叛亂,可能還不需要這麼大動乾戈。哪怕是去年龍州那邊的叛亂,看似出兵近十萬,可是基本上都是調兩湖等地的兵馬,不會對邊境的防線有什麼影響。
但是隻要涉及到在北邊用兵,很多的事情也就要複雜起來了。
朱允熥的心情不錯,因為很多的事情都算是進展順利,一切也都是自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我那幾位弟弟這一次也算是出息了,能幫我做些事情了。”朱允熥就笑著開口,滿滿的都是驕傲,“燕王世子移防大寧,令齊王鎮守大寧。”
朱權肯定是要跟著燕王朱棣北征的,那麼大寧這麼個重要的地方,自然也就是齊王鎮守了。
雖然齊王朱榑有些暴虐、驕縱,可是這也是數次出征塞外,頗以武略自傲。讓他帶著侄子朱高熾鎮守大寧,這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朱允熥可不擔心他這位七叔想不開搞什麼小陰謀之類的。
齊泰自然記下來這些事情,有些調兵的文書等等還是需要兵部發文才行。兵部在五軍都督府跟前就像個受委屈的小媳婦一般,可是也不該覺得兵部就是完全的擺設。
鬱新這個時候也開口說道,“殿下,臣等已令各地武庫將所存火藥、箭矢等查驗。”
朱允熥滿意點頭說道,“該送過去的就快些送過去,打仗的時候要用到。隻是這些虧空也該補上,兵部、戶部、五軍都督府也得記好,武庫萬萬不得空虛。”
各地都有武庫,藏有不少的軍械物資等等,一般打仗的時候就是就近從武庫發放軍械物資等等。現在利用大戰清空一些庫存,這也是應該做的事情。
雖然不能說現在的大明軍隊就可以敞開用毫無節製,不過起碼不需要擔心箭矢不夠,不用擔心火藥緊缺等等。
甚至這一次對北方用兵,火藥可是帶足了。老式的粉末火藥以及新式的顆粒化火藥都帶著,粉末火藥能用多少就用多少,清空了庫存也好讓顆粒化火藥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