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一法,或可解眼前之患!”
眾人紛紛循聲看去,便看到跪在人群中的趙愷直起身子。
“你說!”
“此計不傳六耳,可否給臣紙筆?”趙愷說道。
陸源打了個手勢,烏孫頓時心領神會,將紙筆遞給趙愷。
趙愷趴在地上,儘可能的遮住字,不多時,他將紙張折疊,置於頭頂,“請陛下過目!”
烏孫將紙呈上,陸源打開後,眉宇頓時舒展開來。
眾人都好奇趙愷究竟獻了什麼計謀。
陸源不動聲色的把紙張重新疊好,說道:“曹文虎,夏鳶,王大彪,葛二毛,張威,趙愷,薛仁,王舉,破山,王忠厚,留下,其他人暫去外麵等著!”
沒被點名的人,都麵麵相覷,也知道自己被排除在外,垂頭喪氣的離開。
大秦才立國,政治不明,派係不清。
很多人都在觀望。
有些話輕易不敢說。
要是皇帝隻是其中從龍功臣,那麼眾人前途堪憂。
可這些人裡,既有從龍功臣,也有降臣,這就說明,皇帝還是很有氣量的。
眾人鬆口氣的同時,也飛快退了下去。
而大廳內得十個人,分彆代表,文武老臣,降臣和世家之臣。
這也是陸源刻意為之。
他意識到,大秦太缺乏人才,或許不是沒有人才,而是這些人不敢開口。
趙愷隻寫了幾個字:招安,拉攏,分化,打壓,以其人知道還治其身!
就這麼一行字,便讓陸源眼前一亮。
他有五千年的積累經驗,但治理龐大國家,靠他一個皇帝還不累死?
崇禎夠勤奮吧,沒有人幫襯,最後落得個什麼下場。
嬴政夠偉大吧,他一死,秦二代就亡了。
所以班底很重要。
“洞之,你把計劃詳細說一說。”陸源道。
“是,陛下!”趙愷拱了拱手,說道:“大秦武德充沛,國力強盛,自不用說。
然國民少,兵力少,以前隻有寥寥幾個城池,自然是能管理過來的。
而且也可以握掌成拳,指哪打哪兒!
可現在不行了,八千裡疆域,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都是大國了。
在用治理城池和州府的眼光和方法是不行的。
對百姓而言,吃飽穿暖是最重要的,可更重要的,是歸屬感。
無論是大乾,大景,大夏,地方治理,向來都是依靠地方鄉紳,豪強和世家門閥。
皇權不下鄉,幾乎是所有人默認的。
這就導致所有人都有個慣性思維,朝廷仰仗地頭蛇,而當地百姓,也仰仗地頭蛇。
而當地之民,大多數為同姓之人,比氏族更可怕的,是宗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