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句話不說的母親,林淑彤害怕了,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抱著江氏的腰,“娘啊,您彆不要我,我聽話,我以後都好好聽您的話,好好學規矩,再也不胡鬨了!”
看著掛在自己身上的女兒,江氏一陣頭疼,也心疼,不過到底是心疼占了上風,“好了,不哭了,再哭就把臉哭醜了。”
林淑彤這才漸漸收了聲,可憐巴巴的,“娘,我以後都聽話。”
被女兒濕漉漉的眼睛這樣瞅著,江氏的心都要化成水了,戳著她的額頭,“你個小祖宗,天生就是來磨我的。”
林淑彤見她不生氣了,也跟著傻乎乎的笑了起來。
“你說你這孩子,怎麼那麼傻呢?全府上下哪一個不知道她是混不吝破落戶?都繞著她走。你倒好,還上跟著去惹她。你也不想想,她比你大三四歲,又是從下野大的,你能占她便宜嗎?”
“我就是氣不過嗎?她搶姐姐的嫁妝,還惹您生病。”林淑彤不服氣的嘟囔著,聲音軟軟柔柔,跟剛才在壽安院暴龍模樣完全是兩個人。
江氏的心更加柔軟了,“有娘在呢!乖孩子,彤姐兒,娘就知道你是個好的。”誰說她的幼女沒規矩了?彤姐兒明明是個實誠孩子,最是赤子之心了。
“有娘頂在前頭,這些事哪是你一個孩子管得了的?你呀,乖乖聽話學規矩,就是孝順娘了。”
林淑彤乖巧的點頭,用手捂住打嗬欠,秀氣得跟個小貓崽子似的。
江氏見狀知道她這是困了,忙招過香草,“彤姐兒困了,帶她去裡頭睡一會。”
又是打雪仗,又是哭又是鬨的,折騰了這麼久,能不累,困嗎?林淑彤很快便睡著了,小臉兒紅撲撲的。
江氏盯著女兒睡顏瞧了半天,眼底迸發出碎冰般的寒芒。為了自個的兒女,她少不得要爭上一爭了。
雖然賣書已經進了好幾千兩,但誰還會嫌銀子多了?受鬼二喜歡吃糖的啟發,金九音調查了京城的市場,偌大的京城她隻找到了飴糖和麥芽糖,這個時代的糖果還真是乏善可陳。而糖果,不說老少皆宜了,至少孩子沒有不喜歡的。
要論誰的銀子最好掙,自然是孩子的了。
金九音覺得她要是在京城開個糖果鋪子,應該是很可以的。
光是水果口味的就可以開發一大堆,什麼橘子味的,蘋果味的,草莓味的,還有榴蓮味的,當然更少不了提神醒腦的薄荷味的。
再就是形狀,方的,圓的,橢圓的,花朵形狀的,小動作形狀的,隻要有模具啥樣都能做出來。
在硬糖的基礎上還可以開發軟糖、奶糖、酥糖。
哦,自然也不能少了孩子們的最愛——棒棒糖啦!
現在是年節下,辛苦一年了,大家都樂意買點糖果給孩子甜甜嘴,或是留著走親訪友用,多有麵子也啊。
這麼想了一番之後,金九音更覺得糖果生意能做了。
可是年前還剩幾天------算了,能做多少出來就做多少吧,先試試水,瞧瞧民眾的接受度。若是賣得好,年後甩開膀子正式開張。
於是金九音提供方子和理論支持,李大嘴是動手試驗的,小唐負責做各種各樣的模具,桃花和沉魚負責包裝,錢小康則負責吆喝售賣。
分工明確,糖果大業走起來。
按往年來說,這個時候衙門就該封筆了,但今年不同,今年大皇子妃沒了,聖上心情不好,沒提封筆的事,底下的大臣自然不會為這點小事去觸他的眉頭。
有人不明白了,不就是死了個大皇子妃嗎?鐵打的皇子,流水的皇子妃,什麼時候皇子妃這麼受重視了?
彆的皇子妃可能不受重視,但大皇子妃不一樣,她是聖上親自瞧中指給大皇子的,她的父親曾是聖上的伴讀,也是禁騎司前指揮使,聖上最信任的心腹。
這位禁騎司前指揮使對聖上真可謂是鞠躬儘瘁死而後已,老大的年紀膝下就一個閨女,還是聖上看不過去,硬壓著他彆那麼拚命,才得了一個兒子,現在這個兒子才將將十歲。
聖上把他的閨女指給大皇子,可見對大皇子是十分看重的了。可惜的是三年前這位前指揮使三年前便以身殉職了,在外秘密查案時被人給暗殺了。
聖上痛失臂膀,每每想到好友膝下弱女幼子,就無儘唏噓。
他曾承諾過好友替他照顧好這一子一女,現在大皇子妃年紀輕輕便去了,他覺得愧對好友,心裡能好受嗎?
“老大還在外頭?”建安帝問。
順公公低眉垂眼,“回聖上,大皇子還在外頭跪著呢。”
建安帝握筆的手一頓,片刻後道:“那就讓他跪著吧。”
心裡有淡淡的失望,連個女人都照顧不好,還能做好什麼?剛大婚那會大皇子妃身子骨不挺好的嗎,這才幾年就不行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好的,哦,他恍惚記得應該是她爹沒了的那年吧。
細思恐極,建安帝就覺得大皇子的心太急了。
“小郡主——”建安帝頓了一下,“把小郡
主接進宮裡養。”
“現在嗎?”順公公請示。
“對,就是現在,你親自去。接來了就送林妃那去,讓她把人照顧好了。”建安帝把手中的筆擱下,“大人都照顧不好,能照顧好孩子嗎?”大皇子妃膝下就這一女,若再沒了,他真的無言麵見好友了。
“遵旨,老奴這就去。”順公公弓著腰行禮。
建安帝嗯了一聲,又補充了一句,“你順便再去趟宗人府,就說朕的旨意,大皇子妃要風光大葬。”
跪在殿外的大皇子看到順公公出來,忙問:“公公,父皇沒事吧?”一臉的擔心和懊悔,“都是我的錯,讓父皇操心了。”
順公公笑而不語,眼神一閃,輕聲道:“聖上還是看重您的,這不,吩咐奴才去您府上接小郡主,以後呀,小郡主就養在林妃娘娘的宮裡了。”
大皇子聞言先是身體迅速緊繃,待聽到養在他母妃宮裡,才又放鬆,畢恭畢敬對著殿內叩頭,滿眼感激,“兒臣謝父皇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