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很不自在,她想做飯,立刻便有丫鬟過來,“老太太您歇著,讓奴婢來。”她想提水洗衣裳,就有婆子搶下了她裡的盆,“哪能讓老太太您動,有奴婢呢。”她想翻翻草藥,馬上就有人把她請到一邊,“老太太您說怎麼做,奴婢來做。”
她在自個家裡愣是沒找到一點事做,隻好背著簍子出門,準備到山上挖點草藥檢點菌子什麼的,老往外出銀子,不多掙點能行嗎?
她這腳還沒邁出去,一個粗使婆子就小跑著過來了,“老太太這是要出門?奴婢陪您一起。”
葛氏------
她也曾跟孫女抱怨過,但孫女怎麼說的?
“咱家您是老祖宗,這麼多的奴才,活計輪得到您乾嗎?祖母您都辛苦大半輩子了,歇歇吧。以前那是我不在您身邊,現在我回來了,還不得都儘儘孝心?”
就連叔公都勸她,“大嫂子,孩子有這份孝心,您就安心享福吧。”
葛氏心裡高興是高興,可她真閒不慣呀!
葛氏不知道奴才們也滿心的淚啊!老太太嫌她們人多,都動了要賣人的心思,她們不上趕著乾活表現能成嗎?小廝們能幫著建房,桃花沉魚是姑娘的嫡係,要賣人也隻能賣她們了。姑娘裡有她們的賣身契,若是真打定主意賣人,可不會管她們是不是侯府的奴才。
奴才們這點心思金九音心知肚明,她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這些奴才,彆看隻是一個粗使婆子,也奸猾著呢,讓她們有點危感也好,省得日子太清閒了生事。
宅基地劃好了,就在山腳下,雖然離村裡有點距離,但地方大呀,村子裡實在找不出金九音滿意的地方。
其實想想這地方也挺好,地方大是一方麵,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離山上近,上山很方便。而且走不了即便就是一條小河,要開個菜園澆水很方便。
一場雨後,金九音跟著叔公家的堂兄弟姐妹一起上山采蘑菇。叔公隻有一個兒子,取名叫豐年,當初也曾抱了很大的希望讓他讀書,指望他能讀出個名堂改換門庭。奈何林豐年實在不是那塊材料,叔公就早早給他娶了媳婦,好在他媳婦是個能生了,先後生了個兒子兩個閨女。
大孫子叫東林,比他爹好上一些,讀書倒是能讀進去,就是讀了十來年下場考了兩回,連個童生也沒考上,第二回從考場出來說啥也不念了,說還是彆浪費銀錢了,他是長子,該回家給他爹他爺幫一把了。
回到家學著乾農活,閒暇也翻翻書,現在已經娶妻生子了,兒子都一歲多了。
二孫子叫東山,十六了,在城裡書塾讀書,正準備跟他哥一樣下場考考看,要是不行也乾脆回家來學種地,或是找個城裡的什麼夥計,都這麼大人了,也不好總讓家裡養著。
孫子叫東富,才九歲,在村裡跟著個老童生識字背百千。
兩個孫女,大的叫迎春,和金九音一樣大,月份比她大了半年,已經訂下了婚事,等秋收忙完後就出嫁。小的這個叫銀環,八歲了,是家裡最小的孩子。
一聽說九音想上山,叔公就支使大孫子了,然後除了在城裡讀書的東山和備嫁的迎春,那兩個小的都跟著一起來了。
桃花和沉魚也想跟著一起上山,金九音沒讓,“你倆幫著祖母曬藥材吧。”她和堂兄堂妹一起上山,她若還帶著丫鬟像什麼樣子?她也怕他們不自在。
東林不愧是當大哥的,十分照顧金九音和底下的一弟一妹,自己在前頭把荊棘踩倒才讓後麵的個走。
東富和銀環正是天真的年紀,對這位京城來的堂姐充滿了好奇。
東富道:“九音姐姐,京城的人都像你這樣好看嗎?”
金九音撲哧一聲就笑了出來,逗他,“你這點小就是誰好不好看呀?”
“那當然了,娘說等我長大了,要給我娶個俊俏的媳婦。”東富得意,小胸脯挺得可高了,“林家莊沒一個有九音姐姐好看,那我將來豈不隻能去京城娶媳婦?那麼遠!”
見東富一副愁的不行的樣子,金九音更是忍俊不禁了,心道:少年,就是到了京城你也娶不到比我更好看的媳婦了。若是以我做標準,你這輩子怕是娶不到媳婦了。
“沒事,你好好讀書,長大了靠秀才,考舉人,考進士的時候就能去京城了。”金九音安慰他。
東富歎氣,“也隻能這樣了。”
這下不僅金九音,就是東林都笑了,摸著他的腦袋,“那你可要好生讀書,隻有讀書好了才能到京城去。”
這讓金九音對他另眼相看,東富是個孩子,並不知道想要考秀才舉人有多難,有多少讀書人考到頭發花白也沒個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