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音和葛氏坐在一起看聘禮單子,葛氏雖然識字不多,但聘禮單子還是能看懂的,“八萬兩的聘禮,實實在在的,可見韓國公府對你是看重的。”
就算她看不出東西的好壞,但每一台都滿滿當當的,可見是用了心的。至於那些綢緞頭麵是不是精品,她不懂,不是還有懂的嗎?孫女身邊的桃花和沉魚都是能乾的,一樣一樣的跟她分說明白了。
能收拾出這樣一份聘禮,可見韓國公夫人對孫女是滿意的,葛氏非常高興。嫁為人媳,每天相處最多的還是婆婆,隻要婆婆對九音滿意,那九音的日子就不難過。
金九音扯了下嘴角,並不像祖母這樣樂觀,這才到哪?日子還長著呢。插釵的那天她見到了韓國公夫人,雖然她表現得和藹可親,對她也非常慈愛,但大戶人家的宗婦誰沒有幾張臉皮?從韓靖越偶爾的言行中,還有她的直覺,韓國公夫人可不是個好相與的主兒。
不過金九音並不怕,因為她也不是好惹的人。
“你的嫁妝準備得怎麼樣了?”葛氏問,臉上都是歉意,“祖母沒本事,也不懂京裡的規矩行情,還得累得你自己操辦嫁妝。”
“祖母想好了,韓國公府送來的聘禮,祖母一文不留,全給你帶回去。祖母幫不上你什麼,但不能給你拖後腿。”葛氏拍著金九音的手,臉上都是慈愛,“還有侯府那邊補償你的嫁妝,你也帶走。”她是嫁孫女,不是賣孫女,不貪圖聘禮。
“咱家最賺錢的那幾個鋪子,本來就是你張羅的,也歸你。”葛氏是一點都不貪心,也沒有挖了孫女的東西留給孫子的心思。
見孫女要開口,她按住了她的手,“九音,聽祖母的,雖然祖母看你千好萬好,但韓國公府,咱們還是高攀了。”這些日子的惡補,葛氏算是把這些高門大戶的關係弄個七七八八,深知依著她家的門第,是絕對攀不上韓國公府的。
“侯府那邊應該還會給你添妝,到時都歸到嫁妝裡去。咱家門第是低了,你多帶些嫁妝過去底氣也足,彆人也能高看你一眼。”葛氏就怕孫女受委屈。
“按我說呀,這宅子也該給你陪嫁,這麼大的宅子,我一老婆子,嘉哥兒智哥兒又小,住著太浪費了。”他們祖孫三個人哪用得著這麼多下人,“你給我們置個小宅子,買一個婆子幫著我帶智哥兒就行了,這洗衣燒飯什麼的我自己就能做了。”
“祖母,咱不是說好了嗎?給家裡留兩個掙錢的鋪子,不然怎麼養嘉哥兒和智哥兒?還有這宅子,我嫁到國公府去享福,留您和兩個弟弟住小宅子,我能安心嗎?外人不得說閒話嗎?再說了,我以後就不回娘家了?小宅子能安置得下嗎?”金九音嬌嗔道,“祖母,您就安安心心在這宅子住著吧,房契上我已經換成您的名字了。”
葛氏還是不讚同,“宅子也就罷了,鋪子是一定不能留,九音啊,你聽祖母說,嘉哥兒和智哥兒還小,花費並不多,你已經給買個小莊子了,一年的收益夠我們嚼用和嘉哥兒念書的了,他們都是男丁,得讓他們從下知道生活的不易,勤儉持家,不能養成少爺脾氣,那是害了他們。”
她的主意很正,死活都不同意孫女給家裡留鋪子,就連林嘉也道:“姐姐,現在先生都誇我的字寫得好,我可以抄書養活祖母和弟弟的。”
金九音見狀隻好道:“那行吧,鋪子就不留了,但每年我會給家裡一成的收益,祖母,這個您不能再拒絕,光靠著那個小莊子,可養不起這個宅子。”之前她可買了不少下人,就算出嫁會帶走一些,剩下的還是不少,這麼多人每月的月錢都不是小數目。
“行,行,就這麼說定了。祖母,您放一百個心好了,您孫女我不會虧待自己的。”金九音挽住葛氏的胳膊撒嬌。
一成的分紅聽著不多,但她的鋪子都是掙錢的,足夠過日子,還能存下一些的了。她隔三差五回娘家再給祖母一些,等林嘉和林智大了,她再幫他們置辦些產業就是了。當然隻要他倆爭氣,多少家業掙不來?所以還是得把兩人培養好了。
“你呀!”葛氏嗔怪地戳了金九音一指頭,心底無比妥帖,她這個孫女呀,嘴上說著不會虧待自己,其實呀是個最仁義不過的孩子了。
金九音最不愁的就是嫁妝了,就算她一點嫁妝都不準備,光是八萬兩聘禮抬回去,就已經很體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