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準備回侯府小住(1 / 2)

建安帝的火氣之所以這麼大,其實還真不是對著這三位臣子去,他是被誠王夫妻倆氣的。

他每天忙於國事,連後宮都沒時間去,已經夠勞累的了。誠王還日日進宮找他哭訴,讓他下旨緝拿凶手給嘉榮報仇。誠王妃呢則去找皇後哭求,弄得皇後一聽她進宮就頭疼。這夫妻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早乾什麼去了早先為什麼不好好管教嘉榮,但凡拘著一些嘉榮也不會成今天這樣,宮裡的公主都沒她膽子大。

說句實話,對於這個侄女的死建安帝並沒有多難過,他皇子八九個,公主也有四個,不過一個侄女,能有多少感情何況還是給皇家臉麵抹黑的侄女。

他甚至覺得死了也好,省的那一天她再鬨出點什麼,讓皇家失了體麵。

三司破不了案也情有可原,誰知道嘉榮這些年都招惹了什麼人聽那意思連江湖人都卷進來了,朝廷的事就夠他操心的了,江湖動蕩可不是好事啊

彆看他對著三個臣子怒吼,氣得時候是真想把人撤了算了,可還真不行。

先說禁騎司吧也就韓靖越那樣在戰場上滾過滿身煞氣的人能鎮住,換了其他人還真玩不轉。韓靖越也確實有本事,哪怕腿廢了還是能把禁騎司牢牢握住,之前他重傷的那段時間也不是沒有人動心思,結果呢禁騎司的指揮使不還是他的嗎

再說容暢吧,他的父親是他念書時的先生之一,容暢本人能做到大理寺少卿也是靠實力。大理寺卿年紀大了,三天兩頭就告病假,大理石還指著容暢撐著呢,他能輕易動嗎

最後再來說說京兆尹,好吧,他就是膽小懦弱的牆頭草,可一手和稀泥的手段了得,不作為就不作為吧,至少沒出大事,有他擋在前頭,朝臣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就鮮少鬨到他跟前了。為了清淨的日子,這個京兆尹還得繼續乾下去。

這都什麼事

一起往宮外走的韓靖越三人也在討論嘉榮郡主的案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怎麼覺得滿滿的俠義之風呢”容暢之父現在是閣臣,所以比較敢說。

在他看來,案子進行到現在就差不多了,反正嘉榮郡主也是個禍害,死了就死了,被她禍害的人當中誰知道會有多少國之棟梁人家沒寫錯,除了她可不就是為國為民嗎

奈何聖上不答應,哦不,應該是誠王夫婦不答應。

唉,他怎麼看誠王府一家子越來越不順眼了呢兒子兒子不會教,閨女閨女不會教,真的是沒點貢獻啊

容暢敢說,京兆尹大人可不敢接。容暢和韓靖越兩人均比他小十來歲,官位品級卻和他差不多,若比家世他更是比人家差多了。

一個是閣臣之子,一個是國公府世子,他哪裡比得了這京裡這個候那個公的,哪個他不得給麵子自打當了京兆尹,他淨做孫子了。

算了,不想了,滿心都是淚啊

韓靖越倒是敢說,可他不想說。這幾天他跟著一起查案,光是嘉榮郡主的身死現場他就看了三回,目光在屋裡遊走,一寸一寸,生怕漏掉了某個蛛絲馬跡。不過一點有用的線索都沒找著,他真不知是該遺憾還是該鬆了一口氣。

雖然凶丫頭矢口否認,但他還是忍不住往她身上想,怎麼會這麼巧,她才看過那個書生,當晚嘉榮就出了事

罷了,不管是不是她,以他的經驗判斷,這個案子怕是隻能這樣了,線索太少,現場又幾乎沒留下什麼痕跡,就算誠王府不滿,這案子也破不了,隻能暫時封存起來,等時間久了就不了了之了。

金九音是一點都不擔心,或者說有恃無恐,官府想破腦子也不會懷疑到她身上的,畢竟也不是誰都是包拯狄仁傑,京城哪天沒有案子官府哪有人手和精力專盯這一件

因為心情好,看什麼都順眼了,連江氏邀請她去侯府小住也同意了。

江氏是真心實意請金九音回侯府小住的,她怎麼會這般好心唉,其實她也是無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