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靜靜心(1 / 2)

無動於衷並不代表寬容,而是沒有觸及到利益。真若是觸及到了利益看,哪怕是皇帝朝臣也會聯合起來抵製,更何況韓靖越還不是皇帝,他隻是個身世不太能搬到台麵上來的皇子。

添堵的,使絆子的,彈劾的,還真不少。

甚至連他的身世都拿出來說事,明知道聖上會不高興,朝臣依然這樣做了,可見對韓靖越進兵部多麼忌憚了。

如果韓靖越是在皇家長大的皇子,哪怕不如現在出眾能乾,身邊也會聚集一群擁躉。沒見倒黴催的小透明二皇子都有人支持嗎?

事實是韓靖越是在外頭長大的皇子,到底不那麼名正言順。朝臣多是讀書人出身,以維護正統為己任,自然就有誌一同的把韓靖越排斥在外了。

這也就是建安帝的兒子多,大臣們有選擇的餘地。若是建安帝膝下荒涼,隻有韓靖越這一個從外頭找回來的皇子,就算他愚笨如豬,你看大臣敢挑不?不得激動涕零把韓靖越捧上天才怪。

畢竟在大臣們看來,聖上後繼有人江山社稷才穩定。

當然這些都是明麵上的,究其根本原因,還是韓靖越太能乾了。一個能領兵打仗又有手段的帝王,大臣還有什麼玩頭?

韓靖越也不是束手挨打的性子。兵部是靜王經營多年的地方,他不許彆人染指這可以理解,但他不該一邊拉攏一邊背後插刀子。

雖然明麵上那些人和靜王沒關係,甚至還分屬於不同的勢力,但彆忘了韓靖越是乾什麼的,他的手裡甚至有一批聖上都不知道的暗探,自然知道很多彆人不知道的秘密。

比如:貼身伺候了文王十多年的宮女便是他的人。再比如那位成天追著他彈劾的徐姓禦史,其實也是他的人。

兵部掌管武官的選用,韓靖越就在這上頭做起了文章。他並不安插自己的親信,而是直接去了京郊大營住了十天,日日操練,美名其曰選拔。

麵對朝臣的彈劾,韓靖越從容又無辜,不操練怎麼知道誰適合擔任什麼職位?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他可是一片忠心哪!

懟的朝臣瞠目結舌,心裡紛紛想:安王的嘴皮子何時這般厲害了?比文臣也不差什麼呀!

關鍵是聖上不吱聲,這不是默認是什麼?

有一些自覺揣摩透聖上心思的大臣就閉了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禦史還能落個名聲。他們又不是禦史,何必去惹聖上不快呢?

韓靖越折騰完了京郊大營就去折騰九門提督巡捕營,甚至連禁衛軍都沒放過,折騰得整個京城的武官胃疼,卻又無可奈何。

後來他們發現這位安王殿下並不是泄憤,他是很認真的在選拔武官。一些自身有能力但沒後台背景的都被他提拔了起來,而那些靠著家裡權勢升上的草包則被降職甚至撤職,這倒贏得了普通將士的讚譽。

而靜王則憤怒的發現,他多年的經營,安插在各個地方的武官被清了十之七八,這下他可坐不住了。

“父皇,不是兒臣要告狀,實在是安王兄太多了,折騰得人心惶惶,他們不敢驚擾您,就找上了兒臣,想要兒子做個和事佬給安王兄賠罪。您說這如何是好?靜王一臉坦然。

建安帝看著手上的奏折,頭都沒抬,隻淡淡地道:“都有哪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