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公主九歲的時候,新設立的農部終於成為和其他六部一樣的存在。至此,大夏朝七部並立。
農部尚書是金樸。金樸比金九音的生母還要年長十多歲,九音原本是不想讓他再操勞的,她想把錢小康的爹或孫淩菲的爹推出來當這個尚書,這兩人能力是夠,但官場上的這一套卻十分欠缺。
農部新立,朝臣都冷眼看著,恨不得人人上去踩一腳,若是沒有個壓得住陣腳的領頭人,怕是要半途夭折。
沒辦法,金九音隻好請樸叔出山,擔任這個農部尚書。
樸叔同意了,他和聖上身邊的順公公年紀相仿,順公公都還沒養老,樸叔覺得他也可以再為姑娘效力幾十年。
再說了,這些年他家姑娘體恤,讓他頤養天年。他也享受夠了,該到朝堂上施展施展拳腳了,省得那幫臣子老覺得皇後娘娘沒助力,今兒你提選秀,明兒他說子嗣為重,淨給他的姑娘添堵。
他金樸得讓他們知道,他們金家是有人的,想要欺負他家姑娘,也得掂量掂量。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金樸走馬上任,大臣們壓根就沒把他當一回事,不就是個長點好看點的小老頭嗎?從哪個旮旯來的?有什麼資格成為一部尚書?
大臣反對、瞧不上農部是一回事,但農部尚書卻是實打實的高位,正二品,誰不想爭一爭?沒想到卻被不知從哪來的老頭給截胡了,他們能服氣?
隻有一少部分大臣留意到了,新上任的農部尚書是聖上身邊的順公公陪著來的,兩個人有說有笑的,難道是舊識?
順公公是何許人?他曆經三朝,陪伴了兩任帝王。能被順公公這樣對待,肯定是聖上的授意。可瞧著他們這般相熟,一時倒不拿不準這位金尚書是先帝的人還是聖上的人了。
但不管是誰的人,都打破了他們原本的計劃,冷眼旁觀可以,落井下石怕是就不能夠了。
唯有內務府總管程子騫幾個人微笑,金樸啊,哦,他既不是先帝的人,也不是當今聖上的人。他呀,是帝師大人一手教出來的,他應該是皇後娘娘的人。
農部雖然設立了,但凡家裡有些背景的,沒有人願意去農部。農部的官員,上至尚書,下至跑腿的小吏,全都需要下地學習耕種。
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哥們,彆說學習種地了,他們連泥土路都沒走過。就算是家在鄉下的貧寒子弟,他們也多是沒乾過農活的。
願意去農部的,多是出身貧寒又沒有關係的。有農部對比,連昔日的清水衙門工部都成香棒棒了。
所以農部的官員大多還是金家的那些夥計,金樸用起來也特彆順手。
農部是最特殊的一個衙門,平日衙門裡基本找不到人。人呢?去皇莊種地了唄。其他的大臣嘲笑農部的人一個個曬得跟黑炭頭似的,可三年後各地的賦稅一交上來,戶部就先炸了。為什麼?因為各地的賦稅整整翻了一倍,像江南這樣的魚米之鄉,都翻了兩倍多呢。
大夏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這樣富足過!
戶部尚書看著數字,巡查著庫房,心情特彆複雜。
戶部是最反對設立農部的,戶部管著天下錢糧,你農部憑什麼要來分一杯羹?現在------戶部尚書覺得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