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帝很生氣,皇後仁慈,不忍先帝的妃嬪日子過得冷清,特許她們召娘家人進宮說說話。皇後待她們這樣好,她們是怎麼回報皇後的?一個個全是白眼狼!
還有那幫子大臣,把陰謀詭計用到他身上了。好,很好!
神武帝一怒之下,直接讓李太後改了宮裡的規矩。先帝都不在了,身為未亡人,那就安分點,見什麼娘家人?念念經拜拜佛就夠了。
至於那些大臣,純粹是閒的,那就給他們找點事乾。最耗費時間的無疑就是修書了,那麼多的典籍,足夠修上個十年八年的。誰蹦躂得最高,誰就去修書吧,順便靜靜心。
雖然那些女人沒有得逞,但神武帝還是擔心這事傳到皇後的耳朵裡。哦不,是肯定會傳到皇後的耳朵裡。他又不能下禁口令,這不顯得他心虛嗎?
這麼一想,神武帝連奏折都看不下去了。
“順公公,快到朕的千秋了吧?”神武帝突然問。
順公公趕忙回道:“回聖上,還有半年。”
神武帝的眉頭皺了一下,隨即展開,“今年朕準備大辦。不過今年戰事連連,國庫空虛,朕的私庫也縮水不少。不過,好在朕還有忠心耿耿的臣子,他們肯定願意捐銀子給朕過千秋,不會讓朕的千秋寒酸的。”
瞥了下一臉茫然的順公公,神武帝又道:“那誰?朕在宮道上遇到的那姑娘,朕記得她爹是戶部的左侍郎,家資頗豐。還有那誰誰——”一副想不起來的樣子。
順公公心領神會,“聖上放心,老奴定會給您辦得妥妥的。”
心裡明白聖上這是記恨上了,不然一向勤儉的聖上怎麼會大張旗鼓地過千秋呢?何況還是讓臣子出銀子過千秋。聞所未聞的事。
昭陽公主都傻了,她沒聽錯吧?就因為那些大臣相送閨女進宮,並且還付諸了行動,雖然沒成功,但父皇就逼著人家掏銀子給他過千秋?
還點明了要大辦,那關鍵來了,大臣是該出多少銀子合適呢?真替那幾位大臣掬一把辛酸淚啊!搬石頭砸自己腳,疼啊!
不過父皇這心眼也太小點了吧?人家姑娘不也沒怎麼他嗎?
不!昭陽很快就否定了這一想法。父皇不是小心眼,他是耙耳朵,懼內。生怕母後收拾他,先把大臣收拾一頓出出氣。
昭陽看她父皇的目光簡直一言難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