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章 人體四氣,全性保真(1 / 2)

蘇州,太湖邊上,綠柳垂湖,桃林十裡。

湖邊有一臨水的莊子,名喚桃花莊。

莊外,臨水亭台,趙頵穿一身利落的魚龍白錦袍,衣衫上暗綴蟒紋,腰間係著翡翠蟒玉佩,頭上發髻斜插著一枚白玉鑲金簪。

而在趙頵的身後不遠處,幾十名身背弓和弩,腰懸寶刀的軍漢,隱隱形成一個保護圈,保護著他。

此時,趙頵正在看書。

不過,他看的可不是經典古籍之類的文學書,而是一本武學書。

書本不厚,封皮簡單,但是封麵上的書名卻很長。

《全性內練金肌玉縷十二樓養生吐納周天圓滿搬運功》

說白就是一門講解如何修煉十二正經的功法。

至於名字為什麼如此長,趙頵也不知道,可能是作者的原因吧。

這是皇宮的藏書之一,被趙頵離開汴梁城的時候帶走。

不過,這本書之中,修煉的立意卻深得趙頵的喜愛,故而他選擇修煉這本內功作為自己的第一步。

內功的修煉,趙頵大體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其實總共分為兩步而已,無外乎是內力和真氣罷了。

江湖上的高手,都跳不出這兩個境界的範圍。

而這本全性功的立意,主張的是修煉者需要以四氣充盈之身,刺激、吐納引導四氣按照先後順序入周天循環後混元歸一,化作內力,屬於一門打坐和運動結合的混功。

其中,所謂的四氣,來自於黃帝內經素問中的內容。

四氣,分為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

元氣是人體最原始的、源於先天而根於腎的氣,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又名原氣,元氣根於腎,由先天之精化生,並賴後天之精充養,乃萬物一切之始。

宗氣積聚於胸中,胸中又稱作氣海或膻中,由水穀精氣和自然界清氣結合於胸中而生成,飲食物經過脾胃化生為水穀精氣,水穀精氣賴脾之升清轉輸於肺,與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結合化生為宗氣。

營氣是血脈之中的具有營養的氣,故稱營氣,由於營氣運行於脈中,又能化生血液,故營血並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陰,故又稱營陰,營氣具有豐富的營養,有榮氣之稱,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氣化生,乃是水穀精氣之中精純柔和部分,最是滋補生命周天。

衛氣是行於脈外的具有保衛人體作用的氣,故稱衛氣,衛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屬陽,故又稱衛陽,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氣化生,乃是水穀精氣之中慓疾滑利部分。

“四氣充盈者,肉身飽滿強壯,精力旺盛,精神頭足,善生養,化作內力,可於十二正經之中流轉全身,通達六臟六腑,強健其根,以保持自然所賦予我身之真性,不以物累,一毛不拔,唯我身圓滿……”

趙頵站在湖邊,仔細的閱讀書中的內容,越發覺得心神暢快,因為按照書中的內容來說,修煉全性功的內力,具有強壯臟腑之效果,能修成金肌玉縷之體,壯碩其根。

同時,這本功法中,還有楊朱學派的全性保真之立意。

不取一毫,不拔一毛,修煉這功法需要保持自我世界,隻修人體四氣之力,不為外物所累。

突然,一陣微風輕輕拂過,一朵桃花掙脫枝頭,借著微風,輕輕飄落在站在湖邊的趙頵的肩頭上。

趙頵輕輕伸手,將敗落的桃花拂下。

他抬起頭,看向了茫茫太湖。

趙頵來到蘇州的時間不長,僅僅是月餘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已經將蘇州府的軍政都拿在手中了。

他雖是自貶外放之人,卻也是一位親王,一品太尉,官爵在身,又是判蘇州事,整個蘇州府就屬他最大,再加上大宋雖然處於新老皇權交接之時,卻也是穩定的皇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