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章 打通奇經,修煉北冥(1 / 2)

青草幽幽,樹木蔥鬱的山穀,一條瀑布猶如銀龍垂下般,倒掛在高聳的懸崖,奔流不息的河水由而下,摔落在水潭中發出轟轟聲響,為這靜謐的山穀增添了一份生氣。

這裡是大理無量山峰的後山。

“快,拋下蜈蚣掛山梯!”

懸崖峭壁之上,幾十道身影歡聚在此。

其中幾人從背後的木箱裡掏出了許多一節節的竹梯。

這些竹梯相互拚接在一起,很快組成了一條宛如蜈蚣般的長梯,順著懸崖峭壁一直延伸到了崖底。

“王爺,卸嶺一脈的弟子已經將梯子搭好了,要不要先派兩個斥候下去探一探,萬一下麵有毒瘴……”

一個渾身勁裝的魁梧大漢,背著弓弩,腰挎軍刀,拱手向站在一旁的年輕人行禮,同時恭敬說道。

年輕人聞言微微抬頭,看向了崖底的鏡湖,微微搖頭,說道:

“無妨,你們守在上麵即可。”

年輕人也就是趙頵。

自從將全性功修煉完成後,他就帶人前往大理無量山。

而且,趙頵可是做足了準備。

就連有名的卸嶺一脈,都被他用重金請來了幾名業內高手。

如果下麵有什麼難解的關口,這些專業人士就能發揮作用。

“王爺,您是萬金之軀,若是要親自下去的話,還請您穿上這件鎖子軟蝟甲,此甲乃是我卸嶺一脈的寶物,您穿上了它,可刀槍不入。”

趙頵決定親自下去的時候,站在他身旁不遠處的一個身穿白衣的中年人站了出來,獻上一件寶甲。

那是一件類似於坎肩一樣的鎖子軟甲,無袖,做工精致。

“陳魁主,有心了。”趙頵滿意的點點頭,旋即就將寶甲穿上身。

隨後,趙頵順著蜈蚣掛山梯,一步一步的爬下崖底。

來到崖底後,趙頵環顧四周,將這的環境儘收眼底。

隻見,瀑布之右一片石壁光潤如玉,不知經過了多少年的衝激磨洗,將這半麵石壁磨得如此平整,才造就了這片如明鏡的石壁出來。

這也就是所謂的無量玉璧!

隨後,趙頵擺了擺手,懸崖之上的幾十人立即就隱藏起來。

趙頵轉身沿湖而走,一路上在所有隱蔽之處都仔細的探尋。

很快趙頵就找到了一塊稍微小一些的石壁。

石壁光滑,可以透出人影。

趙頵看了一眼石壁,旋即轉頭看向了石壁之北的一塊齊胸高的岩石,旋即毫不猶豫的伸手推過去。

或許是時間久遠,岩石雖然被趙頵推動了。

但是岩石下麵卻也發出了一陣藤蘿斷裂的聲音,這大小岩石之間藤草纏結了許多。

不過,趙頵到底是有內力在身的修行者,稍一用力就將岩石徹底推開,露出一個三尺來高的洞穴。

趙頵見狀心頭一喜,隨即他便彎腰走進洞去。

走得十餘步,洞中已無絲毫光亮,於是趙頵從懷中取出一塊夜明珠照亮,勉強看清了事物。

不一會兒,趙頵就看到了洞穴內的大門,毫不猶豫的推開大門。

推開大門,還有一扇門,於是趙頵繼續推開,頓時光亮照出來。

隻見所處之地是座圓形石室,光亮從左邊透進來。

走向光亮之處忽見一支大蝦在窗外遊過,再走上幾步,又見一條花紋斑爛的鯉魚在窗外悠然而過。

原來,那窗戶是鑲嵌在石壁的一塊大水晶,約有銅盆大小,水色波光嶙峋的光亮便從水晶中透入。

石室內放了許多銅鏡,趙頵掃視四周,見東首一麵斜置的銅鏡反映光亮照向西南隅,石壁上似有一道縫,他連忙走過去,使力推開石壁,一石門緩緩移開,露出洞來。

洞內有台階,趙頵順著台階走下去。

到底後,趙頵再推開一扇門,旋即就看到了一尊玉像。

趙頵沒看玉像的臉,而是直接從腰間取出了一柄匕首,將玉像麵前的兩個蒲團中的小蒲團割裂開,從中取出來了一個綢包。

綢包一尺來長,白綢上寫著幾行細字:“汝既磕首千遍,自當供我驅策,終身無悔。此卷為我逍遙派武功精要,每日卯午酉三時,務須用心修習一次,若稍有懈惰,餘將蹙眉痛心矣。神功既成,可至琅擐福地遍閱諸般典籍,天下各門派武功家數儘集於斯,亦即儘為汝用。勉之勉之,學成下山,為餘殺儘逍遙派弟子,有一遺漏,餘於天上地下耿耿長恨也。”

趙頵捧著綢包,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北冥神功,淩波微步,到手!

隨後,趙頵將綢包藏進胸口,原路退回,來到了崖底吹了口哨。

“王爺!”

下一秒,懸崖之上立即就出現幾十道人影。

蜈蚣掛山梯也再度延伸下來,趙頵順著梯子飛快的爬上去。

“走吧,我們回府!”趙頵懷著激動的心情,麵上卻沒有表露出,帶領幾十名身經百戰的軍漢離開了大理,踏上返回蘇州府的路。

趙頵等人晝行夜伏,很快就來到了一處城鎮。

進城後,趙頵手底下的軍漢開好房間,趙頵命人守在門外,沒有他的命令不許進來。

安靜的房間裡麵,趙頵這才將懷中的綢包取出來,將其打開,裡麵是個卷成一卷的帛卷。

展開後第一行寫著北冥神功。

字跡娟秀而有力,便與綢包外所書的筆致相同。

其後,卷上寫道:

“莊子‘逍遙遊’有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也。’

又雲:‘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是故本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既厚,天下武功無不為我所用,猶之北冥,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無不容。是故內力為本,招數為末。以下諸圖,務須用心修習。”

隨後,趙頵將卷帛再度展開更多,映入眼簾的是三十六幅圖像,每幅像上均有顏色細線,注明穴道部位及練功法訣,帛卷儘處題著淩波微步四字,其後描繪的是無數足印,注明婦妹、無妄等等字樣,儘是易經中的方位。隻見足印密密麻麻,不知有幾千百個,自一個足印至另一個足印均有綠線貫串,線上繪有箭頭,料是一套繁複的步法,最後寫著一行字道:“猝遇強敵,以此保身,更積內力,再取敵命。”

這就是北冥神功和淩波微步!

趙頵將北冥神功三十六道線路圖上的所有內容都記了下來。

經脈、穴位,以及各種關竅等等。

雖然複雜,但是對於趙頵來說並不算難。

接受了原身的記憶,他也算是一位博學多才之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