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遼河入海口位置,聳立著一座堅固的海防衛城。
這裡是遼國辰州水軍的港口,控製著從遼河直通往遼東的門戶。
許多大宋、高麗的商人,都喜歡順著這裡的水路進入大遼中樞的府城,當然了,這屬於走私行為。
但是也正常,畢竟商人重利輕彆離,為了利潤走私算什麼,賣國都願意做得,所以哪怕大宋有禁令頒布,也擋不住商人的貪婪之心。
某一日,辰州節度使兼知州的耶律德元,帶著下屬幾名親軍,駕船從辰州城裡來到此地巡查海防。
城防的守將,也是水軍的統領指揮使耶律德清,乃是耶律德元的親兄弟,他心裡非常清楚自家兄長是什麼德行,或許年輕的時候的確很勇武,但是現在早就被行商們的油水腐蝕了,所以這一趟並非專門來巡查海防,而是打著巡查的名義來此押解私下盤剝商人後的金錢。
要知道,自從澶淵之盟過後,宋遼之間久無大戰,刀兵逐漸荒廢了,這民間貿易自然也就興起了。
雖然,辰州並不是澶淵之盟中約定的互市之一,但是此地水路有天然優勢,能夠直通遼陽,遼陽城中有大量的達官貴人,自然也就吸引了大量的宋人行商來此地走私。
那麼守衛遼河入海口,並掌管辰州水軍的這座海邊衛城,其油水也就可想而知了,隨便盤剝一些,就是一筆讓人心動無比的寶藏了,更彆說走私行商的數量非常龐大。
到了傍晚時分,兄弟倆才終於清點完了自遼河解凍以來所獲的油水,並將金銀銅錢封裝進一個大木箱子裡,以防夜長夢多,耶律德元準備立即運回去,畢竟落袋為安。
“敵襲!敵襲!敵襲!有敵人!有敵人!!”
突然,就在耶律德元跟弟弟告彆的時候,外麵卻驟然亂了起來。
到處都有士兵慌亂大喊大叫的聲音。
耶律德元和耶律德清兄弟二人聽清了‘敵襲’兩個字,頓時就精神一振,連忙就帶著親兵衝出了屋子。
二人快步來到了衛城的城樓之上,抬眼看向了遠方的海麵。
此時,火紅的夕陽落了半截,天邊已經掛滿了火燒雲,而在河海之交的水麵上,巨大的紅暈為水麵鋪蓋上了一層絢麗、夢幻的色澤。
借著夕陽的餘暉,兄弟倆遠遠看到,南麵海天相接的地方,不知什麼時候冒出了大大小小的船隻。
這些戰艦密密麻麻,一眼數不過來,並快速向著城防這方駛來。
而此時,白日裡行駛在遼河與海麵上負責巡邏、維持秩序,以及撈油水的水軍戰船,才剛剛進了衛城的港口,密集的紮堆在一起,此時很難在短時間內一股腦駛出去。
“快去指揮,彆讓我們的艦隊堵在港口!”
耶律德元反應過來,連忙拍了一下耶律德清的後腦勺,大喊道。
……
海麵上,隨著艦隊越發的靠近遼河入海口。
漸漸的,那座衛城也進入艦炮的射程之內。
旗艦的甲板上,趙頵拿著單筒望遠鏡,望著岸邊上慌亂的遼軍兵丁,以及港口處匆匆忙忙打算出港的遼國水軍戰艦,輕蔑一笑,旋即趙頵吩咐一聲,道:“打穿他們!”
“是!”
隨著旗語打出,前方的神機營艦隊之中,立即就發生了變化。
整個吳王軍的艦隊,以神機營的戰艦群為最前端。
其中包括大型戰艦,以及各種中型戰艦,主打的就是一個火力輸出側重,壓根就沒配備小型戰艦。
神機營作為海戰首選的兵種,自然是一開始就被趙頵安排在了最前端,準備用炮轟開啟這場戰爭。
而在神機營兩側,則是趙頵的三千營,神機營後方才是五軍營。
神機營主將何必接到了旗語將令後發號施令,大喊道:“目標敵人水軍,戰艦橫列,艦炮一輪齊射!”
隨後,神機營戰艦所在旗語兵立即通過旗語,將命令傳達到各個戰艦,不到五分鐘,各個寶船、福船、蓋倫船等型號的大中型戰艦,開始調整風帆,戰艦橫列,以側舷對準一裡半外的港口,舷窗全部打開,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伸出來。
除此之外,整個神機營艦隊的周遭,還有無數小型戰艦。
這些小型戰艦成群結隊的遊弋在艦隊周圍,執行護衛任務和阻擊任務,負責防範敵人來縱火燒船。
畢竟,趙頵麾下的艦隊雖然體量龐大,卻還是木質的船,而這些小型戰艦群,就是趙頵麾下的三千營,以靈活穿插為主要作戰任務。
轟隆隆!!
下一秒,伴隨著火炮的齊射,巨大轟鳴聲響徹天地間。
甚至,就連趙頵腳下的旗艦的甲班都有微微的震動感傳來。
隻見,數不清的炮彈在火藥的推動下,劃著拋物線越過了天空,猶如流星雨一般,狠狠砸向了遼軍的港口,隻不過準頭貌似很差勁。
有些炮彈擊中遼國水軍戰艦,從甲板砸進去,直通下層船艙,或是將遼國軍艦的船帆打出一個個巨大的破洞,不過大多數的炮彈,卻都落入了水中,並沒有擊中敵人。
“停止射擊,前進一裡!”
從望遠鏡裡看到海岸線上一片慘烈的何必,抬手發出了新命令。
剛剛的炮擊,並非是吳王軍的炮手水平不行。
而是他特意命令,不能在一開始就打的太準。
雖然,趙頵給的命令是打穿對方,但是他不能不考慮後續安排,要以最完美的進攻節奏滅掉敵人。
因為海岸線如果全都是沉船的話,他們的艦隊也彆想開過去了。
這樣一來,勢必會影響大軍的行軍節奏和效率。
延誤軍機,在軍中可是大忌!
唯有通過這種沒準頭的方式,將港口裡的敵人先引出來。
畢竟示敵以弱,才能引蛇出洞。
然後,再將敵人一網打儘,使得敵人的船隻都直接沉海,他們的艦隊,就能從沉船頭上開過去了。
屆時該打撈的打撈,該占城的占城。
同時該進入遼河的前軍先鋒,以及前往遼陽府外側的阻擊部隊,也要在第一時間全力以赴趕過去。
此時旗語兵已經把新命令傳達出去。
剛剛開火的大型戰艦再次調整風帆,前進一裡之後再橫列過來。
整齊劃一的中、大型戰艦群,看上去猶如軍陣一般嚴謹,仿佛是組成了一麵麵黑壓壓的銅牆鐵壁。
而與此同時,隨著吳王軍的戰艦調整,也給了對麵遼軍戰艦的時間,使得所有戰艦全部駛出港口,雙方戰船在海上相距不足百丈的位置相遇,幾乎是要嘴對嘴了一般。
何必敢這麼指揮,自然是不怕敵人會給己方艦隊造成什麼損失。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吳王海軍,彆國的水軍作戰,用的隻不過是床弩或者投石機,亦或是縱火燒船,以及接舷戰等古老的戰法。
而這種戰法,非常考驗距離。
一旦距離太遠,基本沒屁用。
唯有吳王軍的火器才能在距離上打出無儘優勢,形成碾壓之勢。
轟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