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故鄉的蕌頭(1 / 2)

蕌頭是故鄉的特色美食之一。它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情感的寄托。蕌頭,這味不起眼的食材,或許在彆人看來隻是食物鏈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環節,然而在我的故鄉,它卻承載著無數情感的寄托和美好的回憶。

故鄉的蕌頭,其貌不揚,卻彆有風味。三五成群,聚而為朵,猶抱綠葉,與世無爭。其葉翠綠欲滴,其瓣緊裹,如含羞少女。每一朵蕌頭,皆有自己之天地,或三五,或七八,相互依偎。如詩中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形態各異,不可端倪。蕌頭雖小,卻有自然之韻。其色、香、味俱佳,為餐桌之上品。或炒或燉,或涼拌,皆可成為席上之佳肴。尤其在五月的陽光下,蕌頭與青椒、紅椒共舞,色彩斑斕,誘人至極。

蕌頭,彆名薤頭、野蒜、野韭等,屬於百合科植物。它的形狀略似蒜,但與蒜相比,蕌頭更顯得精致可愛。在鄉野田間,蕌頭叢生,生命力極強,似乎在無聲地告訴人們:雖為野物,卻有傲骨。蕌頭起源於我國南方地區,經過漫長的發展和傳承,成為了故鄉的特色美食。蕌,古之蔬,又謂之薤。說到蕌頭,在鄉間的田埂上,在古城的巷子裡,在市場的角落裡,它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詩經》有雲:“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其中的“卷耳”便是蕌頭。而蕌頭,也正是屈原所鐘愛的“春蘭秋菊”中的一員。在古代,蕌頭常被用於祭祀和藥用。《本草綱目》載:“蕌能下氣散寒,治泄瀉、久痢。”在某些地區,人們甚至將其視為治病的良藥。此外,蕌頭也是釀酒的好原料。有些地方特產的黃酒或米酒中,便有以蕌頭為原料的。那些醇厚的酒香中融入了蕌頭的獨特氣味,給人一種彆樣的享受。這一古老的蔬菜,經曆了千年的歲月洗禮,依然活躍在人們的生活中。它的存在不僅僅是一種食物的象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如同那細雨中搖曳的蕌頭田,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都是那最真實、最淳樸的味道。

在故鄉,蕌頭更多地被用於烹飪。它的獨特香氣,使得菜肴彆具一格。無論是炒菜還是做湯,隻要加上一些蕌頭,便能增添一份特彆的口感。蕌頭燉雞、蕌頭炒肉片、蕌頭酸辣湯……這些家常菜肴中融入了蕌頭的氣息,讓人回味無窮。故鄉的蕌頭大致分為紅蕌頭、白蔛頭和青蕌頭三種。它們在形狀、顏色和口感上略有不同,但都以其獨特的味道和營養價值贏得了人們的喜愛。紅蕌頭口感脆嫩,味道鮮美;白蔛頭口感細膩,清香四溢;青蕌頭則口感爽口,營養豐富。無論哪種蕌頭,都是故鄉美食文化中的瑰寶。

蕌頭的外形並不出眾,短小的身材,樸實的顏色,卻蘊含著無窮的美味。兒時,每當蕌頭上市的季節,母親總是會買一些回家,精心烹飪。她挑選新鮮、飽滿的蕌頭,用清水洗淨;接著,將蕌頭在開水中焯水,撈出後瀝乾水分;然後,將蔥薑蒜等調料爆香,放入蕌頭翻炒;最後加入適量的鹽、醬油等調味品,翻炒均勻即可。這樣的製作過程簡單易學,而且味道鮮美,令人回味無窮。蕌頭,這小小的不起眼的食材,它以其獨特的味道,打動了眾多食客的心。那淡淡的清香,總讓我垂涎三尺。故鄉的蕌頭,口感鮮嫩,入口即化。每當品嘗到這熟悉的味道,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炊煙嫋嫋的小村莊,聽到了母親的呼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