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三月,無論走到山間的哪個角落都能看到那一片片的映山紅。那一抹抹紫或是粉亦或是紅渲染每一片綠意之中。映山紅將整座寧靜的山林開放得極儘喧嘩。一簇簇的映山紅在我前行的路上湧動。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山花,紅的紅,紫的紫,一路走過去,花團就一路延綿鋪展開去。
三月的春風,吹綠了大地,吹開了花朵。田野上,麥苗青青,油菜花搖曳生姿。那悠長的溪水,從山澗流淌而過,發出潺潺的聲響,宛如大自然的詩篇。映山紅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稱,不少文人墨客作了許多讚誦映山紅的美文詩句。宋代楊萬裡深情寫道: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詩人頌揚了映山紅質樸、頑強的生命力。在春天的眾多花卉中,映山紅以其鮮豔的色彩、繁多的品種和獨特的花語,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它那鮮豔的紅色、粉色、白色花朵,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照亮了春天的山野。映山紅的花朵呈漏鬥狀,花瓣層層疊疊,緊密相連,給人一種團結、向上的力量。置身其中,我仿佛能忘卻塵世的煩惱,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
峰連十裡杜鵑花,嶺疊風翻湧彩霞。映山紅那無邊的密密的花兒,紅得熱烈,紅得悲壯,似那啼血的杜鵑,又仿若出閣女子的嫁衣裳,鋪滿整個大地,仿佛要將那一地的火紅直鋪到天邊。
鄉村長大的我,經常去安樂門山裡采映山紅,每次都是滿載而歸。一鑽進故鄉的安樂門山,就聞到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我趕緊往映山紅跑去。哇!映山紅的花可真多,光是一棵就有幾百朵。花兒們有的是如火的紅色,有的是淡雅的粉色,還有似雪的白色……相互映襯著,像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我會采摘一些美麗的映山紅插在瓶子裡,放在房間裡,讓它們陪伴我度過整個春天。那些紅豔豔的花朵,仿佛是故鄉的使者,給我帶來無儘的歡樂和溫暖。
“山花無數笑春風,臨水精視迥不同。喚作映山風味短,看來恰惟映溪紅。”宋代詩人袁甫通過對映山紅的描繪,讓人領略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梅堯臣在詩中寫道:
“年年杜鵑啼,口滴枝上赤。今同萇弘血,三歲化為碧。因移新塚傍,顏色照鬆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