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韻詩歎道:“你師伯是個好的,咱們欠了他大人情了。”
淩大俠是個收入頗豐的人,可為人俠義,總是仗義疏財,日子過的很是局促。所以,他能拒收錢財,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曉冬也知道這些,跟著一歎,“師伯說,他這是給自己人幫忙,且狗子他們做的是好事大事,他怎麼能要錢,隻收了土特產,其他的一概沒要。”
邵韻詩想想淩大俠的為人風骨,能收點土特產,已然是看待她們是家人的份上了。
隻?她歎了口氣,對曉冬道:“你師伯真是拿你當自家孩子。若不然,他成天在外討生活的人,哪裡有時間來耽擱。日後你可得多聽你師伯的話,好好練功。”
曉冬也知道師伯的好,更知道小姐說的十分對。
她鼻子有些堵地道:“我會好好聽師伯話的。”
在她心裡,師伯比父親。
曉冬知事,叫邵韻詩很是欣慰。
“你如今也大了,處事得事事顧著前後。”邵韻詩想想,還是又教導了一句。
曉冬心頭和軟,靠著師姐的肩膀,輕聲道:“我知道的,你放心。”
邵韻詩見她難得乖巧,暗歎了聲,“你如今也很好,淩大俠肯定高興,你日後精益求精,才是對得起他的栽培。”
邵韻詩知道,在曉冬心裡,淩大俠就是父親。
她這樣認為還真沒錯。
曉冬心裡,布一雖說變成了她的繼父,可到底時間淺,彼此相處起來,都有些不自在。也就淩大俠說教她從不見打哽,可見是直接拿她當女兒的。
所以,親疏遠近一目了然。
如今得到邵韻詩的認同,曉冬心頭高興,點了點頭,“師姐,我知道的。師伯也說了,他這些年漸漸地上了年紀,再過些時候,年歲到了,便靠著我過。”
這話?邵韻詩好奇道:“你師伯家人呢?”
曉冬歎道:“師伯是個俠義人,為人處世也是多仗義常疏財。”
這些但凡認識淩大俠的都知道,邵韻詩知道這後續之言怕是不好聽。
果然,曉冬陰沉著臉,繼續道:“師伯早年倒是成過親,可師伯總是不著家,也沒寄多少錢回來,伯母年紀輕自然難守住,就和人跑了。”
這話太過羞恥,曉冬低下了頭。
邵韻詩伸手拍了拍她,也不知如何勸解。
曉冬顯然是不需要勸的。
她吸了吸鼻子,嘟囔道:“師伯雖氣憤難平,可到底覺得自己對不住人家,也就不追究了,這麼些年,他就一個人過的。”
邵韻詩聽的淩大俠一直一個人過,心頭一跳,覷了眼曉冬,問道:“你師伯可知道你姆媽成親的事?”
曉冬自然知曉師姐這麼問的意思,既沒有生氣,也沒有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