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嬸子忙道:“叫我家小子跟著一道去,他認路。”
張廚子一家三口,兒子今年已經十一歲了,一直跟著父親學手藝,若不是遇到戰亂,他家那小飯館大概還開著,也不用來上海討生活了。
不過,邵韻詩不是個虧待人的,如今張家一家子的收入也不孬,日子過的很安逸。
既然張福子認路,邵韻詩便道:“那叫個護衛跟著去好了。”
張廚子見小姐肯用兒子,激動的很,忙交代一旁幫忙的兒子好好辦事。
張福子自小就闖得開,來了上海,沒幾日就和飛鴻幾個說上了話。
這邊小姐一吩咐,他眼眸就是一亮,很是上心地聽著自家爹的交代。
喜妹見他們父子說完了,便帶著張福子去了護衛處。
邵韻詩對張福子也很滿意,這孩子是個心誠懂機變的,他出去辦事,錯不了。
邵韻詩安心地看著張廚子處理火腿,說道:“張師傅,這些大概要保存不少的時間,你多抹些油,上頭的鹹菜也鋪厚點。”
張廚子對小姐的指派並沒有不高興,反而點頭道:“很是,若是要保存時間長些,必定要多抹油,不然串了味,可就糟蹋東西了。”
張嬸子也跟著道:“咱們家沒有舊年的鹹菜乾,我同那家賣榨菜的女人要了些,他家醃的菜乾雖沒我的好,用來蓋壇子還是行的。”
邵韻詩沒想到張嬸子如此爽利周全,不由地暗暗點頭,交代道:“回頭這裡弄好了,再弄些酥鹽蠶豆和青豆,另外花生也炸些。”
“得嘞,東家我們記下了,您回吧,這裡怪亂的。”張廚子邊記邊道。
邵韻詩還得去看看曉冬那裡弄的如何了,便點頭道:“成,這裡交給你們,我放心,回頭弄完了,你們去布一叔那多領一份工錢。”
張廚子聽了這話,忙道:“可不敢,我們做這些可是應當應份的。”
邵韻詩不在意地道:“這些算是我多出來的差事,若是不叫你們做,我也得雇旁人弄的,彆多想。”
見東家小姐說的認真,張廚子這幾日也看出了這家人的好賴,便喜滋滋地謝了。
邵韻詩一走,張家夫婦倆個齊齊出了口氣。
張嬸子笑著問老伴,“我們真能多拿一份工錢?”
張廚子點頭道:“自然能了,你沒瞧見東家雖隻小姐一個人,可身邊隨伺的都是些什麼人?”
“什麼人?我瞧著挺好的呀?”張嬸子奇怪道。
張廚子知道媳婦聽岔了,也不解釋,隻道:“布爺飛鴻羅成他們幾個,個個都是人物呀。”
原來是這個意思,張嬸子沒什麼興趣了。
張廚子沒理會媳婦的冷淡,咋舌著,“不僅如此,你沒覺得東家的夥食好的不得了,廚房的擺設也是樣樣齊整,東西也全都是好貨。”
這話倒是說到了張嬸子的心裡,連忙附和,“可不是,這樣的廚房,比之小館子都不差了。”
張廚子聽了,一副你沒見過世麵的樣子,看了眼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