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慶柏並未找袁慶桑搶回一對獐子耳朵。
他沒有動狠,甚至依然沒有展現怒色。
他仿佛當袁慶柘、袁慶桑不存在似的,繼續分秒必爭,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狩獵中,而且當他射中了走獸,不再去割獸耳,任由袁慶桑割取。
不一會兒,又有兩位皇孫前來搶奪袁慶柏狩獵的獵物獸耳。
這兩位皇孫分彆是袁慶棟、袁慶杣,都是皇子黨的皇孫。
皇子黨重視此次的秋獮比試,可謂勢在必得,五皇子又是個足智多謀的。
五皇子知道袁慶柏在京營訓練的情況,知道袁慶柏的弓馬實力突飛猛進,有不小的幾率奪冠。
他便動了詭計,特意安排袁慶棟、袁慶杣這兩位皇子黨的皇孫,在比試時搶奪袁慶柏的獵物獸耳。
又多了袁慶棟、袁慶杣搶奪袁慶柏的獵物獸耳,袁慶桑鬱悶也憤怒了。
袁慶柘倒不是很在意,他的主要目的是阻止袁慶柏被景安帝撫養。
袁慶柏也當袁慶棟、袁慶杣不存在似的,還是繼續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狩獵中,還是不再割獸耳。
可笑的是,袁慶桑、袁慶棟、袁慶杣三人,為了搶奪袁慶柏狩獵的獵物獸耳,發生了激烈的爭奪。
半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
短短的半個時辰內,袁慶柏射中的走獸足足有二十七隻。
既因他的體能很強,騎射也強了,也因看城場範圍不是很大,被圍在看城場的走獸卻多。
還因他隻是射中走獸,而不去割獸耳,不需要耗費這方麵的時間。
若他要割獸耳,要跟袁慶桑、袁慶棟、袁慶杣他們搶奪獸耳,那麼,半個時辰內他射中的走獸數量就會大減。
射中了二十七隻走獸,袁慶柏的行囊裡卻僅僅隻有一對鹿耳。
這對鹿耳還是他從今日獵殺的第一隻鹿的身上割下,其他的獸耳都被搶了。
然而,他卻對自己此次表現能獲取景安帝的滿意有著較大的信心……
做事要分清主次!
此次秋獮比試,主要的可不是誰行囊裡的獸耳最多,而是要獲取景安帝的滿意。
……
……
半個時辰的比試結束後,眾皇孫紛紛帶著自己的行囊回到了看城,聚集在了景安帝跟前。
現場對皇孫們的行囊進行了一番仔細的查看統計。
收獲獸耳最多的是袁慶標,他的行囊裡有十七對獸耳。
袁慶標今年已經十六歲,已經成年,他的體能強,且本就擅長弓馬狩獵,又在南苑強化訓練了四個月的狩獵,此次比試也沒有哪位皇子乾擾他。
他能收獲這麼多的獸耳,在情理之中。
收獲獸耳最少的就是袁慶柏了,僅有一對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