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時光如水。
承泰元年的秋天很快就過去了。
這個秋天,大周沒進行秋獮。
景安帝今年當了太上皇,又年邁了。
至於承泰帝,他說:“朕從朝至夕,殫竭心力,尚恐經理未周,實無暇及於校獵行圍之事。”
已是承泰元年的十月。
這日,袁慶柏帶著兩名太醫步入毓慶宮,一位是呂太醫,一位是王太醫。
呂太醫算是袁慶柏的老熟人了。
王太醫便是原著寫到的王濟仁,原著寫他醫術高且醫德好,叔祖王君效曾是太醫院的正堂。
因這個時代醫療差勁,夭亡率高,人的平均壽命不高,袁慶柏自從被景安帝撫養,就一直在關注大周的太醫院。
就在去年,王濟仁進了太醫院,被袁慶柏關注到。
今日袁慶柏特意將呂太醫、王太醫都請來了毓慶宮。
三人來至尤氏的臥房外,臥房入口已被大紅繡幔擋住,尤氏坐在幔內,從幔中伸出一隻手,指甲上有金鳳花染的通紅的痕跡。
年紀比呂太醫小的王濟仁,一麵偏著頭一麵給尤氏把脈,幔內的尤氏既緊張又期待。
王濟仁閉目聚眉,把脈半晌,對袁慶柏笑道:“恭喜王爺了,應該是喜脈!”
袁慶柏神色一喜,尤氏心中大喜。
袁慶柏對王濟仁笑道:“不是不信任王太醫,此事乾係大,倒是讓呂太醫再幫忙瞧瞧,一旦確認,必有謝禮。”
呂太醫又上前把脈,同樣閉目聚眉,把脈半晌,然後笑道:“看來今日我要找王爺討個喜錢了,我把出的也是喜脈!”
幔內的尤氏歡喜得了不得,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袁慶柏將準備好的謝禮拿出,呂太醫和王太醫各五十兩銀子。
算多了,景安朝一品大員的年俸才一百八十兩銀子,何況,太醫來袁慶柏這裡診斷,袁慶柏本不用給診金。
袁慶柏這次賞得重,既因他心裡甚喜,也因他有必要拉攏這兩位太醫。
兩位太醫剛離開,一直等著的元春、秦可卿、王熙鳳、靈雪等人,便紛紛給尤氏道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