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慶柏登基,(2 / 2)

紅樓天子 挽铖 5660 字 8個月前

何皇後、袁慶柏又不禁流淚了。

接下來的大半個時辰,和端親王袁嗣純、忠恭親王袁嗣繹、湯承遠、詹爾廷相繼來到了九洲清晏殿。

戚自章、王子騰也來到了圓照園,不過這二人沒被立刻宣入九洲清晏殿。

陶全、唐鉞都回到了九洲清晏殿。

袁嗣純、袁嗣繹、湯承遠、詹爾廷,四人來之前雖都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但他們都推測到定然出了大事,且都推測到可能是承泰帝因病駕崩了。

然而,當他們躡手躡腳來到九洲清晏殿,見到承泰帝駕崩的樣子,聽何皇後、袁慶柏說了情況後,還是紛紛震驚得目瞪口呆。

人來齊後,袁慶柏故意問道:“目下該當如何?”

袁嗣純、袁嗣繹、詹爾廷都下意識看向湯承遠,湯承遠乃是景安、承泰兩朝的重臣,處理眼下這種事,他最有發言權。

袁慶柏會意,對湯承遠問道:“湯大人,你是辦老了事的,有何想頭?”

湯承遠這才對袁慶柏恭聲道:“回柏三爺,臣以為,今夜之事屬實駭人,務必保密才好。”

袁慶柏點頭:“理當如此。”

湯承遠接著鄭重道:“目下當務之急,是安放大行皇帝的龍體以及宣讀遺詔。大行皇帝已親書遺詔,昨日曾示於我和詹爾廷,此遺詔或藏在此殿,或藏在勤政殿,國不可一日無君,應急請出遺詔以正大統,以防不測。”

袁慶柏點了點頭,此前他還不知承泰帝親書了遺詔,本還打算要去皇宮乾清宮取立儲諭旨,有了遺詔倒是不用如此麻煩了。

袁慶柏請示了一下何皇後,何皇後也點了點頭。

當即,在何皇後的見證下,袁慶柏、袁慶樹、袁嗣純、袁嗣繹、湯承遠、詹爾廷、唐鉞、陶全,八人一起翼翼小心將承泰帝的遺體抬到了西暖閣的床上。

接著,八人又一起在西暖閣找起了遺詔。

袁慶柏故意在不大可能藏遺詔的地方尋找,這樣顯得更光明正大。

很快,湯承遠找到了遺詔:“遺詔在此!”

眾人一同回到明間。

湯承遠站在上方,麵朝南邊。

何皇後、袁慶柏、袁慶樹、袁嗣純、袁嗣繹、詹爾廷、唐鉞、陶全等人跪在下方。

湯承遠鄭重其事地宣讀起了大行皇帝的遺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統禦天下,必以敬天法祖為首務。而敬天法祖本於至誠之心,不容一息有間。是以宵旰焦勞,無日不兢兢業業也……”

超過千字的遺詔,宣讀了片刻才完畢,這還是因為湯承遠內心焦急加快了速度,不然所費時間更長。

儘管袁慶柏知道,遺詔中的儲君應該就是自己,還是難免有點子緊張,直到從遺詔中明確了此事,他籲了一口氣。

何皇後也是如此。

何皇後當然希望袁慶柏登基,不僅因為袁慶柏相當於她的親生兒子,也因為,若是袁慶樹登基,袁慶樹的生母也會是皇太後,且必然會將她這個皇太後比下去,而若遺詔中的儲君是袁慶鬆,那可就荒唐了……

袁慶樹儘管知道自己是儲君的幾率小得忒可憐,心中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的,眼下當他聽完遺詔,那麼一絲可憐的希望也落空了,唉!

好在他素來巴結討好三哥慶柏,父皇的遺詔裡也吩咐了三哥,要跟他誠心友愛,休戚相關,杜貴妃今晚又忒大逆不道,勢必會連累到四哥慶鬆,意味著三哥慶柏以後應該會好好待他這個五弟。

遺詔宣讀完畢,何皇後、袁慶柏等人皆叩首口稱謹遵先帝遺命。

儘管還要去取下安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的立儲諭旨,但這一刻,袁慶柏便已是大周天子!

“臣湯承遠叩請聖上金安!”

湯承遠率先對袁慶柏行起了大禮。

袁慶樹、袁嗣純、袁嗣繹、詹爾廷、唐鉞、陶全緊隨其後。

袁慶柏親手將他們一一扶起。

當即,袁慶柏領著袁慶樹、袁嗣純、袁嗣繹、湯承遠、詹爾廷、唐鉞,一同前往附近的勤政殿,何皇後留在了九洲清晏殿。

勤政殿才是圓照園裡的日常聽政之所,九洲清晏殿則是寢宮,何況今夜承泰帝駕崩於九洲清晏殿,袁慶柏也不便在此聽政。

到了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