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章柯曾經說過,晉省人出門在外,總有種鄉愁,隻有回到家鄉,才能感受到安寧。
王軒深感認同,回家的第一個晚上,罕見睡到自然醒,異常舒服。
但似乎高興早了。
外麵什麼動靜?
王軒打開房門,站在樓梯口,向樓下客廳望去,隻見五大姑八大姨,三大姨四姨父也正往抬頭向上看。
也不說話,就是笑。
帶來的小屁孩們,正搶著大電視,唱著卡拉OK,還是王軒的歌。
陪著親戚的是老王同誌,看見王軒醒了,得意邀功,“兒子,我把親戚都叫來了,大家想叫你很久了。”
太酷啦,總感覺像是社死。
王軒這一大家子,大人可能有間隙,但小一輩非常親。
因為父母會外出打工,王軒就在親戚家吃飯睡覺,時間長了,跟每家關係好不說,跟小屁孩也都熟悉,簡直是孩子王。
而且王軒上京城讀書,親戚也都是有資助的。
但是越熟悉,越社死,王軒臉皮厚,也擋不住被看猴啊。
王軒收拾乾淨,坐在奶奶邊上,陪著這家人聊天。
“奶,這是給你帶的燕窩,腦白金。”
2003年,農村剛剛結束三提五統。
平日裡,飲料、奶、肉算作奢侈品,電視裡的廣告用品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王軒自然不會隻顧得自己一家人。
一家一輛五菱之光。
男人統一二套保暖內衣、西裝、大衣,女人保暖內衣、羽絨服。
化妝品倒沒有,農村人用不著,倒是大寶管夠。
至於這些小屁孩,一人三套學習資料。
旁邊唱OK的小屁孩樂不樂意,王軒管不著,反正看大人們的眼神,想必是十分欣喜的。
其樂融融。
聽著大人們閒聊八卦,談東家和鄰居吵架,聊西家喝酒耍酒瘋,王軒吃瓜正樂。
忽然姑姑話題一轉,關心起王軒的終身大事來,“軒軒,你在京城讀書沒談個對象嗎?”
這一句像是捅了馬蜂窩,眾人齊齊看向了王軒,顯然身邊的明星八卦也是十分關注的。
吃瓜吃到自己身上?
王軒放下磕一半的瓜子,無奈,“姑,我這個月生日過完,才19。”
“19還真不小。”
姑姑顯然是八卦小能手,立馬說出一大串例子。
“你同學王旭知道不,去年年中結婚,孩子快出生了。
還有那誰家兒子,高中還沒畢業,女方未婚先孕。”
“成年了嗎。”王軒忍不住問了下,主要怕違法。
姑姑白了一眼,誰不知道未成年不能那啥,“當然成年了,今年都20了。”
這麼一打岔,話題也就過去了。
中午親戚們吃完飯,本想離去,但在老王同誌的盛情挽留下,隻好留下參觀起新家,
“他姑父,看到了,海爾兄弟冰箱,大品牌,3萬呢。”
“。。。”
王軒不敢留下來,怕被打,於是跟小家夥們玩起遊戲來。
嗯,打彈珠還是挺好玩的,就是有點費衣服,這會就臟的不成樣子。
看著小屁孩快要哭出來的眼神,王軒心軟,借他十顆讓他回本。
十分鐘後,看著又拿回來的彈珠,王軒滿意點了點頭,告訴他們總計欠20顆。
下午一點鐘,全家人準備午休,遠處傳來一陣喊聲,“老王,你兒子回來了?有人找!”
來人是本家親戚王老漢,看到王軒,也沒多寒暄,讓開了大門,露出一位大長腿姑娘。
“軒哥。”大長腿姑娘露出甜美笑容。
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