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駿傑:我隻是出道晚一些》
《陳毅訊:我不喜歡》
《蓉祖兒:我沒聽過》
《蔡藝林:我不比王軒差》
《王新淩:好像太不行哎》
《信樂團:俺也一樣》
當六大派,不是,六大歌手和背後公司上下為難,不知如何應對的時候,
外界新聞媒體卻依舊執行著之前的攻山計劃。
這都是給了錢的,收錢辦事是他們的行為準則。
不能讓顧客的一分錢白花。
前有狼後有虎,公司和歌手左右為難,乾脆裝死,等著這波輿論慢慢過去。
然而外界裡卻不如他們所想,暴躁老哥們永遠不會缺席。
“大膽!”
“哥們喜歡,關你屁事!”
“有病吧!”
在天涯上,之前讓王軒滾出歌壇的帖子還在,而評論卻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少錢一條,一起發財啊】
【陰謀,港台打壓內地歌手】
【什麼陳毅訊之流,全是土雞瓦狗】
清算,還是清算。
之前幻想的有多美,現在就有多慘。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聲勢浩蕩,卻半路就成了臭大街的。
你可以說王軒玩的花,但作品是觀眾的,不能罵觀眾品位低。
5月18日,《一萬個理由》正式登頂各大音樂排行榜,將《十年》、《看我七十二變》等歌曲全部踩在腳下。
這種情況下,大眾對六大派的質疑來到巔峰。
作為粉絲最少的歌手,王新淩率先擋不住這漫天的辱罵,出來道歉,
“之前都是報紙亂報道的,其實軒哥的歌,我一直都很喜歡的。”
好家夥,軒哥?之前還是王軒王軒的。
有了人帶頭,其他歌手也紛紛出來道歉。
畢竟質疑過多,會影響歌手口碑,更耽誤賣專輯,麵子丟了沒關係,不影響賺錢就行。
第二位是林駿傑,
“其實我是軒哥的粉絲,最喜歡《江南》,大家不要誤會。”
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人人都愛軒哥。
女歌手無所謂,反正不是直接競爭對手,說不定還能因此合作一把。
男歌手中,林駿傑剛出道,新人一枚,自然不在乎哥不哥的。
阿信也喊軒哥,蠻讓人意外,畢竟他年齡更大,出道更早。
不過也能理解,王軒作為大陸新生代的代表,地位還挺高的,倒也不算委屈。
其他五位歌手紛紛道歉,那麼壓力給到了獨苗,陳毅訊。
這時候道不道歉已經不重要,喊不喊軒哥才是最重要的。
撕番位,不隻是業內關注,廣大群眾也愛看八卦。
之前港台明星淩駕於內地藝人之上,大眾雖然不清楚具體內幕,但從偶爾的新聞也能看出來。
現在,王軒作為土生土長的內地人,港台歌手齊齊喊軒哥,那參與感、榮耀感爆棚好吧。
另一邊,陳毅訊自然也感受到壓力,隻是他不想。
謝大廚成為法製咖,不得不退出歌壇,他接過交接棒。
作為港島新一代歌手的代表,陳毅訊表麵和善,其實內心很驕傲。
作為最早貼近內地的娛樂公司老板,楊受城是最能感受到風向的。
還是那句話,麵子哪有錢重要!
而且這件事,他隱隱覺得不簡單,怕是上層也有人樂意看到這一幕。
5月21日,陳毅訊接受記者采訪,看上去很凶,似乎是被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