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花花太歲的執念(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2802 字 6個月前

高世德還是有點眼色的(沒點眼色靠著小偷小摸也活不到現在,當日蔡京求助高世德也領會幫村了),想到自己以前過的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還有自己娶媳婦的執念,主動出擊的隱藏天賦立刻被激活了,當即跪下喊了聲爸爸。

高俅也是心軟,知道高世德是個可憐之人(族老介紹信裡說了高世德的家中情況),也沒答應也沒拒絕,隨他去吧,府中不差多養個閒人。

高俅曆史上確有其人。但真正的高俅,與《水滸傳》中的描述相差甚遠。據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後錄》記載,高俅,原本是蘇軾的“小史”(也就是小秘書一類的角色,《水滸傳》中說是書童),他為人乖巧,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而高超的蹴鞠技術隻不過是他多項旁騖的雜學之一。

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將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詵(即王晉卿)。王詵是神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趙佶(後來的徽宗皇帝)的姑夫。這個王詵是一個“書畫高手”,與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關係密切,兩人經常在一起切磋書畫。

一天,王詵和趙佶一起等待上朝,趙佶忘了帶篦子刀,就問王詵借篦子刀修理鬢角。王詵的篦子刀很漂亮,趙佶很喜歡。剛好王詵有兩把一樣的,第二天就讓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高俅到時,喜好踢足球的端王正在踢球。端王雖然愛踢球,但隻是業餘水平。而高俅是踢球的高手,自然不屑一顧。端王注意到了高俅的神情,就邀高俅一起踢。這一踢,讓端王大為欣賞。於是派人給王詵傳話:“謝謝你送的篦刀,連同派來的人,我一起收下了。”就這樣,高俅成了端王趙佶的親信。

高俅這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對有恩於他的故人不忘報答。之前有劉仲武在邊關對他的提攜,之後他與劉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關係。劉仲武在政和五年(1115年)打了敗仗,但他的仕途卻沒有受到影響,因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說了好話。劉仲武死後,高俅又極力向徽宗推薦其子劉錡擔任大將。蔡京等殘酷迫害蘇軾及其家屬,同為一殿權臣的高俅對蘇軾一家並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史載,他“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頗為時人讚許。

話歸正傳,高俅府中的管事,仆從看到族兄向族弟跪下喊爸爸,對高世德愈發地看輕了,見高俅沒答應也沒反對,知道是自家老爺可憐他,就當府中養個閒人,所以高俅府中都輕其為人,無人與之親近。

高世德也知道高府的人都看不起自己,可這人呢,越是在底層就越怕被人看輕。於是高世德逢人便說:高俅是我爸,生怕彆人不知道似的,說其可笑其實非常可笑,可究其背後卻是個可憐之人用自己最後的一點尊嚴在呐喊。這也是當日,張安安讓高世德跳油鍋,高世德就照做的緣故,高世德在和張安安的結交中,感到了張安安並沒有看不起他。

高府內無人看得起高世德,高俅當其一閒人,所以高世德平日裡也就隻好上街溜達了。

隨著街上眾人從高府仆從那裡得知高世德的來曆後,也紛紛恥笑於他,甚至編成了段子來取笑於他,連那街上的破落戶潑皮也羞於與高世德為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