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仙尊之子是怎麼把火槍帶進宮的?眾人紛紛看向了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趙佶摸了摸鼻子,這個是前天自己一再要求的!
眾人恍然大悟,看吧,老天爺究竟有多疼這個親侄子了,特意通過天子之口,讓其將火槍帶入皇宮!
宋徽宗趙佶還神秘一笑,故意說道:“你等可知,昨日我許了什麼願望?”
宋徽宗趙佶當然不會直接說出來,說出來就不靈了,而是用手指向了北方!
這下眾人沸騰了,誰也沒有想到皇帝居然沒有求長生,而是劍指北方。
那麼昨天皇帝剛許完願,遼使就跳出來鬨事,還將仙尊之子給搭進去了,搞到現在這種地步,交人是不會交的了,隻能開戰了。這次戰爭可以說是為了仙尊之子打的,那麼仙尊、聖母、老天爺沒理由不站在我們這一邊啊!兩軍交戰瞬息萬變,隻要老天爺在關鍵的時候,稍微使點勁,那麼滅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想到這裡,大宋君臣紛紛發出了得意的笑聲!
不要說大宋君臣迷信,曆史上大宋君臣的操作比這還奇幻!
公元1126年,金軍把北宋汴京城(今河南開封)圍住了。
宋徽宗趙佶,此時已經讓位給兒子趙桓,自己帶著童貫、高俅等人,跑去南方避難了。
太子趙桓麵對突如其來的皇位,展現出一個天選之子的自我修養--哭的死去活來。他爹皇上,他媽皇後,還有無數的公卿大臣一起勸說,趙桓仍然據辭不受。眾人基本是武力駕著趙桓往皇位上放,趙桓拚命掙紮幾乎氣絕,太醫趕緊來救活了繼續往皇位上扛,最終死活算是完成了登基儀式,是為宋欽宗。
宋徽宗帶走了一幫佞臣,總算給兒子留下一個頂用的大臣--李綱。這個和於謙頗有幾分相似的孤膽英雄,是汴京乃至北宋的最後一道屏障。李綱在前半生不算出名,在帝國大難臨頭時,他作為戰鬥意願最為強烈的一個人,迅速走到了抗金的第一線。實際上,當初宋徽宗想要逃跑時,正是李綱“刺臂血上書”,讓宋徽宗走之前傳位給宋欽宗,這樣汴京城裡至少還留個精神領袖。
宋欽宗和他爹一樣慫,麵對氣勢洶洶的金軍,他的第一反應也是逃跑,甚至連東西都打包收拾好了。李綱先是找到禁軍慷慨陳詞了一番,禁軍的家國情懷被激勵,決定抵抗到底。李綱之後找到宋欽宗:禁軍要抵抗,你如果跑了,也不會有禁軍追隨。宋欽宗無奈,總算答應留下守城。李綱最後找到大臣:皇上已經決定留下,你們看著辦。就這樣,李綱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在各方勢力中遊走,甚至左哄右騙,好歹把汴京城內的局麵穩定住了。
此時汴京城還有正規軍1.2萬餘人,各地勤王的部隊也在趕來,李綱積極組織軍民備戰,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準備了足夠的防守器械,並日夜操練軍隊。